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事业

爱晚亭

发表时间: 2014-08-04 15:18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东侧清风峡中,座西向东,花岗岩琉璃瓦结构,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初建时名为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岳麓山名胜之一。著名学者湖广总督毕沅取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改为现名。该亭四方重檐顶,绿色琉璃瓦,檐角远伸高翘,顶饰琉璃宝顶,整体流畅轻巧。清光绪、宣统年间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程颂万将张南轩与钱南园游岳麓山的七言律诗刻石立于亭中,题名“二南诗刻”。亭柱上镌刻罗典撰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妖桃新种得;峡山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该亭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匾额“爱晚亭”,系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邀题书。亭右下有小溪一泓,因夹岸植兰故名兰涧,溪上架小石拱桥名清风桥。毛泽东青年时代经常携友来此锻炼身体, 1913年至1918年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罗学瓒等聚会该亭,纵谈时局,探求真理,爱晚亭成为中国早期革命活动圣地。

爱晚亭历年几经修缮,1982年大修朱栏藻井。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爱晚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亭为中心,东125米,南60米,西70米,北35米

1987年大修,麓山景区管理处成立了麓山景区管理处文物保护小组。重塑毛泽东题所书手迹“爱晚亭”三字。2013年,爱晚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爱晚亭,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0平方米。亭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远观似凌空欲飞状;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岩石加工而成,内为丹漆花岗岩石圆立柱,由四根整条花岗岩石构建;亭中荷花纹饰彩绘藻井;四面“万”字格木窗棂;东、西两面亭棂外悬以红底鎏金横书“爱晚亭”额,重檐、四披、攒尖宝顶,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使原本厚垂下沉的亭子顿生飘逸,给人以高亢、端庄、向上之感。丹柱碧瓦,汉白玉石雕护栏,彩绘藻井,古朴清灵。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经典建筑。

爱晚亭

103692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