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湖南骄傲!紫鹊界梯田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发表时间: 2018-04-23 00:00  

  

  紫鹊界美景。 

  当地时间4月19日,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召开的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传来喜讯。包括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在内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等4个中国项目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 

  

  新化县县长左志锋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利亚塞梅多女士的授牌。 

  据了解,中国此次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的四个项目分别是: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新化县,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早为苗瑶两族祖先开创,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她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特色鲜明、风格独具,有“梯田王国”之美誉。2014年9月,紫鹊界在韩国光州荣获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此次斩获再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荣誉,着实可喜。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重大行动,旨在发掘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财富,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粮农组织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遗产总数目前达到了50个。加上原有的11个粮农组织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已有15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项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为什么是紫鹊界?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隶属雪峰山余脉的奉家山地段,核心景区拥有梯田2万余亩,是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并被纳入中国重点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

  

  紫鹊界梯田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早为苗瑶两族祖先开创,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 她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有“梯田王国”之美誉。

   

  

  梯田文化

  

  自古称“畲山为田”。习惯上把有田塍可蓄水种稻的才称之为田,而无塍种植旱生作物的都称为土。紫鹊界一带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崇山中哪里有裂隙,水就从哪里冒出来,虽然海拔1200m以上,大旱之年也从没有干涸过,因而从“畲山”开始,这里便能种植水稻并可年年获得丰收。

   

  

  自然景观

  

  紫鹊界及周边的奉家山一带,群山环绕,新增紫鹊界360度全观景台-紫鹊阁 ,30余座1000多m高的山峰,连绵起伏,溪水奔流。山顶的绿树滋润着梯田,山中的板屋点缀着梯田。由山岳、梯田、溪流、岩石、道路、板屋等组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因山就势和古树环抱的木架板屋的民居,组成了紫鹊界“天人合一”的美妙自然景观。

   

  

  紫鹊界的春夏秋冬

  

  春天,梯田里注满了水,光滑如镜,千万亩梯田闪耀在阳光下,时有农人扶犁赶牛,慢慢悠悠的,自在悠闲,仿佛时光的脚步在这里格外缓慢。

   

  夏天,梯田披上新的绿装,晚上星光闪闪,虫鸣蛙叫,奶奶的蒲扇和凉席,熟悉的夏天回来了。

   

  秋天,佳禾吐露苞谷,由绿开始转黄,在清风里层层叠叠的摇荡。

   

  冬天,紫鹊界的冬天在以前,无疑是最美的,大雾弥漫,雪花飘飘,白雪皑皑,被银装素裹的梯田更为美丽,犹如仙境那般。

   

  

  

湖南骄傲!紫鹊界梯田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03202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