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事业

临湘“文化力量”为决胜全面小康发力

发表时间: 2016-07-07 16:44  

“十二五”已经圆满收官、“十三五”已经扬帆起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时刻。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开拓,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呈现出"发展快、产业旺、民生实、环境美、社会稳、基层强"的良好态势。作为责任部门的市文旅广新局,主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赛事,提供文化消费平台;三是继续扩展文化氛围的辐射范围,不断加强送电影、送戏、送书籍下乡工作力度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89平方米,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达6.2%,为助推全市决胜全面小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具规模。城区建有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剧团、3个影剧院、4个健身馆、3个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文化广场乡镇(街道)建成12个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村、居委会建成147个农家书屋和200个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村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有948522.9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9平方米,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具规模。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常态。常被比作城市“文化客厅”的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越建越大、越建越好,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三馆一站一中心一书屋”全部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乡镇(街道)、社区覆盖率达100%,村级覆盖率达85%以上。每年一届的草根文化艺术节,举办大小比赛38场、文艺演出及晚会22场、各类文化活动150场。所有节目均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自我欣赏,空前活跃了草根文化氛围。每年一届的“湘鄂赣非遗戏剧节”和“湘鄂赣非遗保护传承研讨会”,创新了“湘鄂赣非遗保护联动”机制,两年内重点扶持21个民间剧团。另外我市每年举办“岳州讲坛”8场,免费送戏下乡180场、送电影下乡3370余场次、“一元剧场”演出20场、“文化艺术进校园”授课136课时、“辅导进村组”培训文艺骨干1200人次,培训人员数量占辖区常住人口2‰,一批能编、能演、能组织、能歌善舞的基层文化能人脱颖而出,成为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广场文化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达6.2%。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显规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临湘市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2015-2017年)》、《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创新“众筹”文化投入机制,在乡村采取“政府帮、村集体助、企业捐、村民筹”的方式,高标准建成投资百万元以上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个、50万元以上的文化广场15个。以文化志愿者为引导,带动城乡文化活动的普及深入。目前,全市已注册管理的文化志愿者达2860人,业余文艺表演队伍达156支。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步建立。制定了《临湘市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将创建工作列入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了市、乡、村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居民的富裕程度外,还要不断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攻坚战,只有坚持抓关键、明重点、破难题、补短板,才能勇往直前小康建设,文化先行,通过以上措施和不懈努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确保项指标终达标。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品质新临湘,精彩北大门”、“全景临湘,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统筹谋划、真抓实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白云湖文化公园


  星河文化主题广场


 雅珠冲文化礼堂


  第二届草根艺术节之文化志愿者大义演



临湘“文化力量”为决胜全面小康发力

103565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