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事业

华容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 2016-12-08 09:13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公共图书馆事业,构建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覆盖面广、全面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保障和维护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精神,根据《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2015)》(岳政办发[2014]14号)《岳阳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建设与华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结合我县公共图书馆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建设全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县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规范建设县级图书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移动图书馆和休闲读书吧,建立交叉式触控阅读中心,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餐。逐步将行政管理变为行业管理,分馆的人员、财务及设备由本单位负责,实现文献资源由总馆协调采购和配置;总馆组织建立联合编目中心,实现文献编目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编目成本,促进全县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提升全县图书馆服务水平;总馆负责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推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全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二)具体目标

1、添置新书,补充库存。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2015年底,按全县人均0.6册书,需添置新书29.2万册。按每年新增人平0.03册书的要求,2015年底新增2.19万册图书。

2、建立移动图书馆。在县图书馆添置2台电子书借阅机,实现元数据的一站式检索,与手机、网络信息实现先进高效的资源共享。

3、创建休闲读书吧。2015年在县内大型公共场所神禹宾馆大厅、长城宾馆大厅、人民医院大厅、县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等建立便民休闲读书吧,在459家农家书屋建立农民读书吧。

4、建立交互式触控阅读中心。在县图书馆大厅安放添置的交互式触摸屏阅读机,让读者可以便捷地访问电子图书、期刊、课件、音频、视频等教育资源。

5、建立流动服务平台。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添置流动服务车一台,完成每年下乡服务50次以上任务。

6、建立全县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馆为分馆,村场社区“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群众自办图书室、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吸收企业、学校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全县图书馆群。到2015年底,建成分馆20个、数字图书馆(县图书馆)1个,资源服务实现“一卡通”。

三、总体要求

在总分馆服务体系中任一分馆办理读者证后都能在体系中其他分馆借阅图书,在任一分馆或流通点所借阅的图书都能够在其他服务点归还,形成“一馆办证、多馆借还、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但休闲书吧书籍不外借,现借现还。

(一)集中管理

总馆为地区图书馆网群业务管理中心,分馆业务管理必须集中于总馆,以保证业务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保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二)同一平台

总馆和分馆采用总馆认可的同一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技术统管,确保区域图书馆网络间数据流、读者流和各项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共享资源

县(乡)政府投入总分馆建设和专项购书经费,所购图书由总馆统一购买、统一调配、定期轮换、资源共享。华容县数字图书馆资源由各分馆免费共享。

(四)凸现特色

各分馆及休闲书吧可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确定其特色资源,在满足常规服务外,重点突出特色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五)规范标识

总分馆馆内各项标识规范统一,各分馆统一使用“华容县图书馆××分馆”名称,各休闲书吧统一使用××休闲书吧名称。新建分馆要求装修格调基本一致,休闲书吧装修格调要求朴素大方。

(六)统一认证

所有加入总分馆制的图书馆采用身份证读者卡,用身份证取代借书证办理,实行一卡通。

四、实施模式

(一)总分馆运行模式

1、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休闲书吧运行管理方式: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馆为分馆,村场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为服务点,群众自办图书室流动图书车为补充。

2、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总分馆体系和休闲书吧实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由总馆统一采购、分编、加工和调配,统一使用总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统一审校总分馆休闲书吧书目数据,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分馆主要负责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实行“一卡通”,图书实现通借通还。

3、积极探索各种办馆办书吧模式,采取冠名、合建、协作等方式,统筹推进分馆建设。加大与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场“农家书屋”以及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等的图书资源整合力度,加强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项目的合作。

4、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开展电话语言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元数据仓储检索、微信公共服务平台、虚拟参考资询等,搭建便捷的阅读学习服务平台,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文化空间。

(二)运作流程

1、提出申请:乡镇、村场(社区)向总馆提出申请。

2、总馆现场考察分馆办馆办书吧条件。

3、总馆与分馆、总馆与书吧签约。

4、分馆书吧人员参加总馆培训与考核。

5、分馆及书吧挂牌。

6、年度考核评比。

(三)经费来源及使用

1、县政府每年将分馆运行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总馆负责使用,用于全县分馆建设,并实行购书经费单列。休闲书吧坚持由“谁建设、谁管理、谁投资”的原则。

2、为保障分馆正常运行,从2015年开始,在县乡图书馆事业经费中,乡镇财政每年按每个分馆2万元的标准设立总分馆运行专项经费。乡镇、村场(社区)分馆年新增报刊经费、前期建设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图书、网络通讯等所需费用由所在乡镇财政解决。

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加入总分馆系统、藏书在2万册以上、按照公共图书馆要求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民办图书馆,县乡财政应按不低于社区分馆50%的标准给予相应补助。

(四)人员管理

1、在现有人事权不变的情况下,各分馆人员的工资补助和福利待遇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休闲书吧人员工资补助福利由所在单位负责。总馆对分馆工作人员的聘用特别是对分馆馆长的聘用有建议权。

2、为了提高分馆及休闲书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工作人员需分期分批接受总馆专业培训。

3、总分馆应面向社会吸收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士为本馆志愿工作者。志愿者经费纳入乡镇、村场(社区 )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经费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及休闲书吧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学松任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蔡永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段祥与文体广新局局长王良庆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财政局、教育局、文体广新局、住建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杨汝华任主任,县图书馆馆长张伟任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县图书馆。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分馆和休闲书吧建设,保障其图书更新、日常运行、人员培训、免费开放服务等所需的场地、人员、经费和设施设备,要严格管理与考核,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确保全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及休闲书吧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经费落实

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所需场馆、设施设备、文献采编、日常运行、业务活动、人员及免费开放等经费,由县乡两级财政保障。2015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期间,购书经费按各地常住人口由县财政统筹,按县乡两级现行财政体制,以一定比例分担,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

(四)加强队伍建设

县政府要根据辖区内常住人口数量,综合考虑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规模、场馆、馆藏文献数量等因素,为总分馆体系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编制。图书馆分馆及休闲书吧工作人员应由总馆统一负责业务指导与培训。全面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有效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业务娴熟、服务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才队伍。

(五)健全考评机制

建立并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考核评估制度。县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及休闲书吧的建设、管理、服务、质量、效益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本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推进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各地要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和《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中部)》,做好年度自查自评工作。同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公布总分馆及休闲书吧建设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管理体系。

 

华容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103503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