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党建工作>党建播报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湖南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 2022-10-25 09:55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和早期重要实践地,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摇篮地,同时还是人民政权建设的开创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我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2021年7月以来,我院组织调研组深入长沙、株洲、常德、永州、郴州、张家界等7个地区13个县(区),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通讯访谈等方式,对全省利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为下一步更好发挥全省红色资源培根铸魂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一、全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多次嘱托湖南“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利用红色资源不断推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利用红色资源助推党史学习教育一直十分关心。2020年9月,总书记考察湖南,首站就到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深情讲到“我要和9000万名党员、14亿人民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勉励湖南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湖南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利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一开始就体现了高站位、坚持了高标准、致力于高质量。

二是社会各界对利用红色资源的认识高度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固本培元、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关乎民族复兴、关乎人民幸福、关乎党的生命。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学,省委常委会班子带头示范,先后围绕学习各类专题,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组织专题调研,“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学习贯彻延伸拓展到基层、覆盖到广大干部群众。

三是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都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开发建成一批党史、军史、革命史专题陈列及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纪念展陈,动工修缮保护利用红色遗址370多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38个、列全国第一,红色教育阵地得到巩固壮大。

四是红色资源内涵挖掘阐释深度前所未有。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南实践的研究阐释,坚持把即时记载、现实研究与资料征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鲜明的实践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突出重大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专题研究,开展了“建党百年与湖南担当”“井冈山的湖南担当与奉献”等30多个专题研究项目,并组织开展相关研讨活动。举办纪念学术研讨会13场,编研出版《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等党史著作图书100余本,审核审读130多处党史展陈内容文本、310多种党史题材出版物。

五是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前所未有。省自然资源厅、省委党史研究院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湖南党史学习教育地图》《湖南红色旅游地图》,编写《“双山”铁路沿线红色资源导读》,全景展现了湖南重要党史人物、重要党史事件和各类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党史陈列馆主阵地作用,2021年,湖南党史陈列馆接待观众120余万人次、学习参观团体3807个,单日接待团队最高达70个,接待中央及省部级以上领导180多位。

六是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前所未有。创建“党史百年千题”题库,推动深入开展党史知识普及活动。推动“潇湘红色故事汇”进校园,组织“送红色文化进基层”活动,踊跃开展红色研学,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学生思想得到洗礼。

二、全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省利用红色资源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湖南党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上作出的突出贡献相比,与湖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与利用红色资源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红色资源目标定位和价值定性没有彰显特色。有的地方对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研究不够深入,存在认识模糊,理解不深的现象。比如,常德籍党史人物赵必振、王尔琢、颜昌颐、鲁易等,对其历史贡献的研究及对其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其在党史上的地位不相称。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所在地永顺县塔卧,没有挖掘出其核心内涵,对其历史地位的认识也不够到位。有的遗址或纪念场馆定位笼统,缺乏特色,比如陈树湘烈士园,可以突出英雄主义的教育价值;夏明翰故居,可以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价值等等。有的地方全局意识、大局意识不强,保护利用通道会议旧址,可以重点突出通道会议在长征中的历史价值,靖县新厂战役遗址群,可以重点研究新厂战役对通道转兵的影响。

二是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整体规划存在差距。2020年,省委党史研究院对全省的红色遗址进行了专项统计,湖南现有各类党史遗址遗迹及纪念场地2605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749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571处、重要人物故居593处、烈士墓408处、党史纪念设施351处,未实施保护开发利用的遗址遗迹516处。总体来看,我省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整体规范不科学不系统等问题,部分革命遗址状况堪忧,保护开发机制运行不够顺畅,红色资源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三是红色资源宣传推介同质化,方法手段比较单一。目前,我省红色资源的宣传和推介主要通过红色图书、红色影视剧、红色歌曲、红色旅游为主,形式与内容比较传统和单一,导致可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存在主题不够突出、参与面不宽、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四是红色资源赋能党史学习教育缺乏力度,学用结合不紧。主要表现在红色资源研究阐释不到位,不少地方对红色资源缺乏基础性研究。红色资源利用氛围不浓厚,在宣传推广和开发利用上,没有将“绿色”与“红色”紧密融合,偏重于“绿色”,对红色资源的利用相对滞后。教育内容审核把关不严格,导致教育质量不够高。红色教育魅力彰显不充分,党史学习教育没有与实际情况、工作岗位紧密结合,效果不够明显。

三、运用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带着信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大众化,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注入新动力。

一是注重坚持,着力解决运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经常化的问题。运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必须形成长效机制,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要建立健全组织机制,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进一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效化,确保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形成层层负责、联动互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经常化落到实处。要搞好日常学习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理论宣讲、专题研讨等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同步开展,纳入大中小学校基本课程。

二是积极引导,着力解决运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规范化的问题。党史学习教育要紧密结合时代变化、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引导,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规范化。在学习教育目的上,要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百年党史蕴藏其中的核心内容,注重党史正面教育,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学习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围绕“一突出两跟进”,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和编研工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基本的权威教材;积极推动建立展陈内容审查机制,运用正史信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教育方法上,要注重因地制宜创新作为,积极推进“四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精神滋养。在学习教育管理上,要紧密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和思想实际,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立体式学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三是持续完善,着力解决运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科学化的问题。党史学习教育要切实解决好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切实推进科学化进程。要组建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全省党史宣传教育人才库,重点研究、阐释和宣传红色资源内涵,承担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社会团体的宣讲任务,重点培育各党史纪念场馆讲解员,将其培养成为讲好红色故事的专业型人才。要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方式要注重综合考查学习教育对党员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是否培育了历史情感,是否具备了历史逻辑,从而考评学习教育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针对走过场、搞形式,不想学、学不好等问题,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科学督学、促学、导学。

四是突出实效,着力解决运用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本土化、大众化。要挖掘整理保护独特红色资源,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公信力。围绕百年光辉历程、理论成果、伟大精神等,推出一系列通俗化、本土化的高质量党史读本,为推动党史的大众化普及提供权威、可信的教材和资料。要推进阐释红色资源扎根基层,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组织相对固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力量,对如何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专门的持续研究。依托红色资源与红色故事、红色文艺、红色资源等有机融合,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史惠民相结合,创作主题鲜明、乡土风味浓郁的文化节目,通过文艺下乡的方式,将“红色种子”根植于广大群众心间,以“文艺+”形式,从不同文化视角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书写讴歌新时代,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农村、走进群众。要办好实事促进社会资源融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辐射力。一方面,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湖湘传统文化的融合,努力融合蕴藏革命精神与湖湘特色的资源,着力打造湖湘文化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结合起来,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有效衔接、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

(转自《机关党建》之《2021年优秀调研成果专刊》)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湖南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291049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