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岳阳文化产业发展显活力

发表时间: 2009-12-08 15:35  

    近几年来,岳阳文化产业迅速兴起,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文化企业。2004年首次入选了文化部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7.55亿元,同比增长24.5%。
    岳阳市委、市政府在富民强市六大目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化繁荣”这项目标,在民本岳阳九项工程中提出了以“文明岳阳”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增强了文化发展的活力,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卓有成效。2008年,市财政对文化、体育和传媒事业的支出达到1.29亿元。在公益性文化设施方面,该市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如岳阳楼新景区、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等。全市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艺术馆10个、博物馆9个。乡镇、社区文化站的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专业表演团体11个,表演场所15个。歌舞娱乐、电子游艺等文化娱乐经营活动遍布于市区和城镇。同时,一批县域文化产业项目也多点开花。总投资3000万元的临湘市文汇财富中心已竣工;平江县杜甫墓祠争取资金450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改造;平江起义纪念馆、任弼时纪念馆都已正式开馆;投资1700万元的屈子祠一期维修工程也已完工。
    文化事业繁荣为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了转换平台。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作品接连涌现。戏剧继《八品官》、《喜脉案》、《将军谣》等剧目在全国获大奖之后,近年来又有《乡长本姓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个小戏获全国金奖,其中《补票》获全国第七届艺术节金奖,《老骆轶事》获全省首届戏剧节金奖并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优秀剧目展演,引起强烈反响。长篇报告文学《孝行天下》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市巴陵戏剧团新创作的大型历史剧《今上岳阳楼》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荣获田汉新剧目奖。图书报刊发行量大幅增长,2008年该市共出版报纸1700万份,出版期刊5万册,发行销售图书、报刊14400万册(份),品种达13000余种。电子出版物及计算机软件发行销售2.7万张(盘),品种共计300余种。全市数字电视用户已达15万多户。随着家用视听设备的普及和升级换代,音像制品种类丰富,数量猛增。
    文化企业改制为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了有效载体。近几年来,该市致力整合文化资源,开发和发展具有岳阳特色和优势的文化产业,兴建了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岳阳印刷工业科技园已正式落户君山区,占地40公顷,已有首批8家企业入园,总投资2.1亿元。汨罗市委、市政府为开发龙舟产业,在汨罗江龙舟主赛场周边2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了汨罗江龙舟文化产业园。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企业(单位)2469个,从业人员31156人,总资产达29.53亿元,总产出96亿元,实现税收5.5亿元,营业盈余16.4亿元。

相关阅读

岳阳文化产业发展显活力

10314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