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株洲市圆满完成“非遗”普查工作

发表时间: 2009-12-11 10:12  

    自“非遗”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株洲市文化局高度重视“非遗”普查工作,把普查工作列入到全年重要议事日程,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印发了《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标准》、《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评估细则》等资料,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布署“非遗”普查工作。并抽调了相关专家、学者及乡镇文化站专干、村组文化辅导员为骨干的普查队伍,真正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普查网络。
    今年9月中下旬,湖南艺术节群文口展演落户株洲,作为东道主的株洲,努力将“非遗”项目推上舞台,向全省和全市人民展示自己的风采。市级项目醴陵民间舞蹈《星子灯》,在艺术节(株洲会场)启动式上大放异彩;省级项目炎陵客家山歌《山歌唱来丫哇多》获原生态音乐金奖(非遗保护贡献奖)。成功的演出,经过《中国文化报》、《潇湘晨报》等报刊的宣传报道,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到了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
    全市共投入普查资金30余万元,普查人员约1500人次,坚持“保护为主,挽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走访了全市101个乡镇居委会913户(人),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园,召开各类座谈会76次574人,到目前为止共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18类,项目信息1217条,其中,民间文学类73条,民间音乐类217条,民间舞蹈类57条,曲艺类7条,民间手工类212条,生产商贸习俗类10条,消费习俗类14条,人生礼俗类88条,岁时节令类103条,民间信仰类113条,民间知识类15条,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211条,并全面建立起了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据,搜集实物数二十件,其中捐赠省中心7件,价值5.11万。

相关阅读

株洲市圆满完成“非遗”普查工作

103139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