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长沙注重“三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发表时间: 2010-11-30 10:23  

    长沙市以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要为目标,把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至新群体,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提升。
    1、文化服务注重面向新群体。一是向城市特殊群体倾斜。长沙市区域所有归口宣传文化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主动组织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等群体参观。二是向城市弱势群体开展文化关怀。组织“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系列活动,开展“万名市民进歌厅”、“十佳娱乐场所评选”、“KTV歌王争霸赛”、“我心目中的长沙娱乐征文活动”等六大主题活动,重点面向环卫工人、低保户、农民工、建筑工人、城市拆迁户等特定人群发放了万余张娱乐消费全免券,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业富民——情系返乡务工人员”文化市场人才招聘会免费提供3000多个岗位,500多名农民工达成就业意向,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吸纳城市市民积极参与。开展“牵手芙蓉”、“欢乐星城”、“走进太平和谐天心”、“魅力新区•和谐岳麓”“湘江韵律”、“快乐雨花”、“五彩星沙”、“相约斑马湖”、“激情广场月月乐”、“周末我登台”等群文活动。人员构成由以老年人为主发展到老、中、青、幼并存,工人、农民、老师、学生、机关干部和进城务工人员各行各业全民参与,也吸引了在长沙居住的外国友人的参与。
    2、文化活动注重采取新形式。一是社会教育形式新。简牍博物馆举办了13期市民文化遗产讲堂。开通并运行“长沙文化遗产网”,开展送展览活动共18次。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等公益活动,鼓励中小学校与艺术剧团联手共建戏剧基地。每周五定期开展“你说话吧”草根言论论坛,组织市民参与讨论时政论题,引导市民正确认识社会。二是活动组织形式新。引导市民采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比的方式,大力开展群文活动。2010年长沙市“百佳群众文艺团队”评选暨“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自5月份启动以来,星辰在线上对团队支持率的投票达到近20万票,网站专题总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市民在积极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享受文化艺术。三是市民参与方式新。如以“创和谐文明社区、建人民满意城市”为主题,开展长沙首届社区文化节,在城市社区举办社区文艺表演、全家总动员互动游戏、免费露天电影放映、报刊文化进社区、健康环保进社区,辣椒炒肉大赛六大活动,市民在家门口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
    3、文化载体注重打造新品牌。一是提升“百团汇演”群文品牌。长沙市按照“向群众要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的思路,开展群众文艺“百团汇演”活动,以业余团队为中坚力量,推动文化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校园,现已发展至1000多个团队。三年来共举办大大小小的演出20000余场,辐射全市180多个街道(乡镇)、400多个社区,参与群众达3000多万人(次)。2009年,“百团汇演”被评为全国首届群文品牌,2010年荣获文化部项目类“群星奖”。二是提质打造“新戏窝子”文化品牌。在湘江剧院建立“湖湘戏剧传统文化基地”,开展“好戏天天演•欢乐满星城”湖湘戏剧文化公益展演活动,打造了以湘江剧院为中心点辐射全市范围的长沙“新戏窝子”文化品牌,解决了人民群众看戏无处看、剧团有戏无处演的矛盾。三是着力打造“文化橘洲”品牌。橘子洲每周举办音乐焰火晚会、“长岛人歌”文艺品牌晚会。打造橘子洲沙滩游乐园,举行首届橘子洲沙雕艺术节和第二届橘子洲音乐节。举办主题为“生命与理想”的“现代影像-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摄影大赛暨2010中国•橘子洲国际摄影文化节”,把摄影培育成为市民新的文化展示平台。(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张志中)

相关阅读

长沙注重“三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103134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