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文化驱动创新

发表时间: 2011-01-04 10:52  

    2010年12月30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图书馆、三湘都市报承办的“读书和领导干部素质提高”读书活动在湖南图书馆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袁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巡视员伍晓华,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副厅长孟庆善等出席活动,来自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参与活动并作了学术讨论。 

    活动围绕“文化驱动创新”的主题进行,湖南省文化厅周用金厅长做了“读书修身与湖湘文化”的报告。周厅长的报告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修身与科学施政,第二部分是揭开“湖湘文化”的盖头。 

    科学施政的能力来自学习修身     周用金认为,党和政府对官员素质的提升的重视已经体现在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上了。他以其从政经历诠释了一个现代官员如何将读书修身与科学施政相结合,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文化素质,并驱动施政的科学化,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周用金在2006年调任湖南省文化厅之前,曾在常德石门任县委书记4年。在此期间,该县从一个全国的贫困县进而发展到全国百强县。他认为,石门县发展的秘笈就是科学施政,如何能做科学施政,那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政策,大胆实施。在石门县,他实施并完成了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并且引入股份制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让该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县级医院百强;并且通过实施阳光下的操作,鼓励官员和市民一起入股办企业,成功实现靠5万元启动资金建立起一个市场的计划。他还解决了四乡并一乡的乡镇合并计划,让217名科级领导干部失去岗位并实现顺利过渡,被传为施政佳话。 

    读书提升人生价值 立足湖湘学以致用     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领导干部才能科学施政,敢想敢干,周用金说。他结合毛泽东、朱镕基、以及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的经历与修养,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艺术是人类的最高追求”,领导干部要以文化来丰富自身,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做到“不谋财、不揽权”。他引用曾国藩自剪羽翼的事例,说权力就是双刃剑,权力越大,面对的风险也越大。周用金还引用一条短信“有油水的地方很滑,站稳都不容易,前行更难”,道出平实的为官哲学。针对领导干部工作繁忙,缺乏时间读书的情况,他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应酬少一点,时间就有了。

    周用金说,湖南历史上,人才辈出,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湖南人更是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什么湖南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与湖湘文化的基因分不开。他认为湖湘文化核心的精神特质可以这样概括:“心忧天下、敢于担当;经世致用,敢为人先。
” 
    
    报告会上,来自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处处长谢文、郴州市汝城县委书记李五一、衡阳市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衡阳市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等学员做了读书交流发言。 

    谢文讲了自己读周敦颐的《爱莲说》的感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干部做官也要像莲花一样,抵制各种诱惑,做一个高尚的人。 

    李五一谈了自己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体会。《道德情操论》是一本伦理学著作,阐述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人类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李五一说这本书虽然带给西方的影响更大,但里面的很多道理其实是人类共通的。书中不少地方提倡“利他”的理念,在“利他”的同时,个人价值也实现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利己”。做官要把握好“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多为社会做贡献。 

    曾祥月向大家推荐了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哲学著作《沉思录》。他说,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灵要以“静”为基,不贪多不妄求;做人要有“品”,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先;做官要有“德”,官“德”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安宁;“和”是和谐,一味去争并不是聪明之举,要以和为贵,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履职空间。他说,这本书自己读了八遍,至今还在读,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胡丘陵则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了书籍的魅力和读书的方法。他说,读书不仅可以修身,还可增强领导干部决策的能力。读书不仅要渊,还要博。博览群书,同时有所侧重。他还谈到深阅读与浅阅读的关系,认为二者应该结合起来,不能因为有些书难读就不去读,也不能因为鄙视有些书就从不翻。有的书适合钻研有的书适合了解,灵活结合才是合理的选择。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袁雄做了总结,说这次走进图书馆,甚为亲切,周厅长的报告相当精彩,引人思考,几位学员的发言也各有千秋,让人感受到书籍的魅力。他号召在座的领导干部在业务余暇多读书,读好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关阅读

文化驱动创新

103134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