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文化部到通道考察侗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

发表时间: 2011-05-16 11:14  

 

   

    日前,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教授祁春英,中央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邱春林,副研究员王亚雄等5人,在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刘振平,怀化市文化局局长刘靖灵等的陪同下,深入通道侗乡考察论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 

    通道侗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侗族同胞一朵艺术奇葩,她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我国众多织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非遗”项目名录。 

    近年来,通道县以加快“侗锦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县非遗工作。县人大以立法形式颁布实施《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文化原生态保护工作决定》,将侗锦等一批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保护内容。颁布实施了《通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推荐与管理暂行办法》。二是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载体,农户为纽带”, 壮大侗锦产业,促进“侗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2009年,通道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对侗锦的挖掘和保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同年成立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组建了研发、销售团队。同时,组建了第一家侗锦坊——通道雄关侗锦坊,以点带面,带动了妇女群众积极参与侗锦织造。2011年,又与江苏南通一家公司联合注册资金100万元成立了湖南博大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并租赁驻通某部营房作为生产基地,加大对侗锦的生产和研发。三是加大传习、培训力度,提高传统侗锦织造技艺水平,不断培育壮大侗锦生产示范基地。四是注重活动宣传,全面展示侗锦魅力。先后应邀参加了第四届韩国首尔国际纺织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等有影响的国内外活动10余次,让侗锦走进了北京、上海,走出了国门,精美的侗锦作品,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的青睐。五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与牙屯堡中小学、、黄土中心校共建“通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示范学校”和“侗锦织造技艺课外实习基地”,编印侗族文化课外阅读本,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到校授课,民族文化后继有人。 

    目前,通道县在生产传统侗锦的基础上,已研发生产抱枕、腰枕、桌旗、茶杯垫、壁挂、背包、钱包、提包、装饰挂框、服装、床上用品等各类产品30多种,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3000余名群众通过侗锦走上致富路。国家级侗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功落户必将有力推动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发展,在上级资金、政策的扶持下通道侗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造福侗乡儿女。(通道县文化局 杨良明 )

相关阅读

文化部到通道考察侗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

103132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