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凤凰《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通过“省考”

发表时间: 2012-03-14 09:08  

   

 

    3月10日,湖南省文物局在长沙组织召开《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文本》和《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代表性遗产文物保护管理规划》专家评审会,国内规划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省、州文物局及凤凰县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评审。会议一致认为,《申遗文本》及《保护规划》基本达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相关规定的要求。 

    会上,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张飏,就编制凤凰《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初稿的理念、主体内容和编写元素进行说明。与会的专家和领导认为凤凰《申遗文本》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凤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 

    一是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表现出明清时期中原传统军事思想、风水理念和其他主体民族文化移植影响下,在湘西苗区与地方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相结合的独特实体固化进程,对该地区城镇体系布局与聚落规划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Ⅱ,即“展示出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方面人类价值观的重要交流”。 

    二是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是中国明清时期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族群与中原主体民族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变迁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大一统融合过程中民族冲突与融合的缩影与历史见证,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Ⅲ,即“承载了独特的,或者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证明依然健在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 

    三是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的军事设施构筑体系完整且分布密集,是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版图内部与西南部山区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设施的范例,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Ⅳ,即“是某种建筑类型、建筑艺术或技术的组合,以及景观的著名实例,反映人类历史的一个或某些重要阶段”。 

    四是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的遗产聚落,展现出传统农耕社会时期人类在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的湘西山地地区,按照军事防御思想开展聚居生活的独特聚落景观,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Ⅴ,即“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十分脆弱”。 

    专家们认为,《保护规划》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精神,对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的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总体保护措施,措施基本得当,达到了相关法规的要求,对做好凤凰古城区域性防御体系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团结报 黄晓军)

相关阅读

凤凰《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通过“省考”

1031269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