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凤凰“非遗”产业绽放异彩

发表时间: 2012-07-24 10:17  

    “想不到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家乡还有这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这个暑假的凤凰之行真是太有意义了。”7月23日,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20多位学子,结束了在凤凰县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凤凰县的日子里,学子们实地走访该县纸扎、土家织锦、苗族银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让他们大开眼界。凤凰县注重在开放的环境中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和展示,全县苗族银饰、腊染、扎染等非遗产业在该县旅游“一业带三化”县域特色经济中绽放异彩,成为该县又一个亿元产业。 

    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了在发展中抢救整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该县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该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规划出版《木砧上的花朵》、《茶灯与阳戏的考略》、《凤凰苗医药史考》、《凤凰蓝印花布》和《凤凰纸扎》等系列“凤凰非遗”丛书。访县还从规划入手,先后制定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与保护目标;规划建设集收藏、研究、展示及产业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湘西•凤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所,并成功申报两个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该县还挂牌成立凤凰纸扎、蓝印花布、土家织锦、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和“中国武陵山区•凤凰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今,该县已先后公布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确定76名传承人享受政府资助。 

    为了让凤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市场,凤凰县在湘西自治州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明确包括县文联、县教育局等13个单位为成员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该县还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初期运用税收、房租、奖励等杠杆引导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出家门开店子。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该县又及时推出凤凰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民族服饰展示基地。与此同时,该县还借助苗族跳花节、苗歌节、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和中国凤凰•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节、苗族服饰银饰发展论坛等节会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当地干部群众和游客视野,为做大做强苗族银饰、腊染、扎染等非遗产业规模,营造积极氛围。(凤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吴香花 王升杰 杨胜富)

相关阅读

凤凰“非遗”产业绽放异彩

103124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