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陈远平局长一行考察新晃汞矿工业文化遗址

发表时间: 2012-08-17 16:00  

   

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中)一行在新晃汞矿工业文化遗址现场考察

 

    8月15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等一行到新晃考察汞矿工业文化遗址。 

    新晃汞矿遗址位于新晃县城西的酒店塘,最早开采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代中期,开始提炼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解放初期,先后有英法商人、外省商人、湘军统领以及当地商人、匪首、官府等各路人马介入炼汞。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对矿山矿洞进行了清理整顿,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使矿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我国3大“汞都”之一,归属国家冶金部管理。1977年,新晃汞矿职工总人数达2400多人,整个矿区生活人口近10000人,形成了一个小社会群体。2002年4月,因资源枯竭而停产关闭。
 
     新晃汞矿遗址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矿洞内留有大量遗迹遗物,如采矿工人数百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还有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而先进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是研究我国汞矿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陈远平局长一行先后察看了新晃汞矿淘沙溪职工住宅区、电厂、供运科、邮局、子弟小学、矿区医院、矿部、苏联专家楼、矿洞等矿区遗址。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陪同人员关于遗址的详细情况。考察后他指出:新晃汞矿工业文化遗址作为矿山工业遗产保留得还很完整,机关、学校、医院、厂矿等生活区齐全,是目前我省保存完整的一处工业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该遗址要与贵州万山汞矿共同联合申报,力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录加以保护。” 

    省文化厅人事教育处处长王崇福 ,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熊建华等陪同考察。 (新晃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吴继忠 龙绪江;新晃文物所  王时一 杨世英)

相关阅读

陈远平局长一行考察新晃汞矿工业文化遗址

103123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