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永兴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发表时间: 2012-11-01 09:14  

    近年来,永兴县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文物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文化项目风生水起,文化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全县文化事业产业实现了科学持续发展。 

    近五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59个、市级奖项183个;在国家级刊物或媒体发稿116篇、省级223篇、市级386篇;招商引资   5.8亿元,向上争取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资金2198万元;成功申报3个“国保”、11个“省保”和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举办县级大型文艺晚会或开幕式23次;组建城乡群众艺术团体120多个,组织举办广场和社区文艺活动389次;累计办理图书借阅证33000余个,接待读者达50万人次,年借阅书籍11.6万余册次;创作、编排了大型古装戏、小品、舞蹈等100余部,累计送戏下乡1330场次;累计完成或实施文化惠民项目735项(个) ,如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全覆盖,建设农家书屋353家、村级文化活动室9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10个等;县文化局机关、县图书馆、县剧团实现了整体搬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文化事业产业实现了大繁荣和大发展。 

     以“一园两廊三区”建设为抓手,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品牌。积极争取县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切实抓好以白银文化创意产业园,永兴便江历史文化长廊、G107-S212文化走廊,以及以红色为特征的黄克诚故居、人民公园、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旅游区,以绿色为特征的山水爱情文化旅游区和以白色为特征的白银文化旅游区为重点的“一园两廊三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依托“国保、省保、历史文化名村”,提炼代表永兴特色的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交互发展。放大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年内引入大型文化娱乐项目5个。在安陵书院开办中山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书院讲学,举办高端学术论坛,把安陵书院建设成湖湘文化和岭南海洋文化的交流基地。投资500余万元完成县文化公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县博物馆、天秀阁提质改造,创建天秀阁大讲坛,打造永兴理论学习高地。采取以奖代投方式支持大布江拼布艺术传承人何娟,在龙女温泉旅游产品一条街开专店,展示拼布艺术,获得社会认可。县花鼓戏演出公司全年演出202场,收入60余万元。 

    以“三贴近原则、二为方向”为指针,创造文化艺术创作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黄克诚诞辰110周年庆典活动及参加省市艺术节为主线,编排了大型古装戏《送香茶》、《富贵图》、《白兔记》,创作排练了小品《责任》、《马路变奏曲》、《牵挂》等节目,紧紧围绕“三创”、计生、反腐倡廉等工作编排节目在全县巡演,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并组织好戏剧、舞蹈、小品、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大赛和展演,取得较好成绩。如在首届中国九嶷山民歌赛,获得金奖1个;在省第四届艺术节上选送的《算不清的帐》获银奖、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演出银奖;在郴州第六届艺术节获金奖7个、银奖8个、铜奖6个和优秀组织奖;在第八届郴州市校园才艺赛,获金奖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26个和最佳组织工作奖。 

    以“文化体制改革、两项活动开展”为动力,树立文化队伍新形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三主动”主动组建了文广新局(版权局),合并广播电影电视行政职能,核定局机关行政事业编制16个,内设办公室、文化艺术股、广播影视股、文化市场股、政工股5个股室。主动成立了社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整合文化、广电执法队伍和职能,核定编制16个。主动注销了永兴县花鼓戏剧团的事业法人资格,成立永兴县花鼓戏有限责任公司。该局以此次改革为动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作风大整顿活动为契机,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干部职工管理,新引进艺术类人才5人,博物管理人才2名,图书管理人才2名。分批次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业务人员及乡镇文化专干、农村文艺骨干、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激活内部工作机制,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文化工作者马恭志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农家书屋管理员刘积河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周湘云、谢康年被评为全省优农家书屋管理员。(永兴县委办公室邓名苏 县文化局许谊军 江泳)

相关阅读

永兴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103122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