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话剧《十八洞》剧本研讨会在省艺术研究院召开

发表时间: 2016-07-11 10:06  

7月6日上午,大型现实题材话剧《十八洞》剧本研讨会在省艺术研究院五楼会议室召开。省文化厅原副厅长乔德文、周祥辉,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邹健、副处长邹清华,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魏俭、书记王宗铭、副院长王林、专家蒋涵玉及话剧院编导人员参加研讨会。

 

该剧是湖南省话剧院立足当今中国国情,深入基层创作的大型现实题材剧目。剧本以习主席视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创作灵感,结合作者湘西农村扶贫的真实生活经历,从农民的视角反映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剧本结合了湘西十八洞村发生的真实的扶贫故事,和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对十八洞村“光棍汉”婚配情况的热切关注,完整呈现了十八洞村村民“石头”在追求心爱女子秀莲的过程中,与扶贫工作队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以喜剧为底色,展现了一个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十八洞村村民,在遇上“精准扶贫”国家大战略后生活和思想产生的转变。《十八洞》在项目申报和创作的前期,因其题材深具现实意义,视角独特,得到了省文化厅领导的肯定及支持。

 

与会专家均认为,此阶段的《十八洞》剧本故事流畅、结构完整,人物语言和性格描绘具湘西特色,接生活“地气”,具备不错的剧本基础。省文化厅原副厅长乔德文在发言中表示,《十八洞》是个很有生活的剧本,人物生动,个性突出,很有湘西底蕴。一些反映生活的场面、事件非常生动。比如听闻习总书记来过十八洞后,以为有钱可分,着急回家的滑稽场景;又如主人公石头与扶贫队长张树华以喝酒的方式解开彼此心结的场景,这在以往的剧作中并不多见,很有特点,令人感兴趣;再如秀莲上门考察石头家庭状况的场景,有生活气息。种种这些场景都体现了剧作者对生活有相当的了解,使得情节“好看”。

 

艺术研究院魏俭院长则认为,从剧本中可见作者的高瞻远瞩,眼光中具备的时代意识和创作责任感。题材具有现实需要性,且适合话剧剧种的创作。剧本平实接地气,较完整,“能立住”。难能可贵的是,故事还挖掘了“找婆娘”与生活贫困的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这是题材选择方面的一种成功。

 

在进一步的修改建议中,众位与会专家也纷纷建言。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邹健提出,剧本应对“精准扶贫”理念加深诠释,深化体现;以及在情节、结构方面进一步清理,精细化编织。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周祥辉提出,应深入思考“精准扶贫”理念的核心与特点,并在事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要让观众从观剧过程中自行得出对“精准扶贫”的理解。

 

此外,专家们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戏剧冲突、强化情感力量及其他的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最后,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省话剧院董事长毛剑锋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和意见表示由衷感谢。接下来,湖南省话剧院将进一步展开修改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剧本进行打磨塑造,并于近期投排话剧《十八洞》。

相关阅读

话剧《十八洞》剧本研讨会在省艺术研究院召开

103110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