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衡阳县: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发表时间: 2017-08-04 10:37  

十三·五时期,文化工作作为全县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抓文化体育,强广播电视,促新闻出版,致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全面发展。

 

一、文化+教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工作的共识,积极发挥文化在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讲好衡阳故事,营造文化育民、文化化人的良好氛围。培养、扶持和表彰优秀文化体育人才,开展对民间文艺团体、协会的注册、建档、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对民间文艺团体、文体协会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优秀的民间文艺团体、文体协会予以授牌、评奖等。开展扫黄打非,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先进文化教育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大禹精神、明翰精神、大雁精神、船山文化、古渡文化、气节文化中提炼出体现衡阳县特色、人民普遍认同、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的衡阳县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文化+资源

 

一是立足资源抓保护。秉承“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尽力将县域文化遗产挤进高层次名录和“国”字号范畴。积极筹备船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擦亮船山文化名片。争取夏明翰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挥夏明翰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落实其配套经费,对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展厅等提质改造。完善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制度,加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文物执法工作力度。对井头清潭地下支部旧址、神皇农协会旧址、朱少连故居、彭玉麟故居及墓、曾熙故居及墓、琼瑶祖居进行抢救性修复。着力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等保护传承体系。积极挖掘渣江春社、渣江土菜、湖之酒、界牌釉下五彩瓷、库宗清式家具、石市竹木雕、九市稻草龙、“天天见”梳篦等非遗特色项目,重点打造渣江古镇、西渡老街、樟木老街、界牌陶瓷园、三香文化园等。

 

二是注重特色办节会。将节会举办与文化展示、项目招商、对外交流相融合,推陈出新。继续组织“界牌观火灯、石市游丹霞、渣江赶二·八、樟木访民居”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全县民间器乐比赛、乡村音乐会、船山文化夏令营、油菜花节、曾熙书画笔会等文化品牌,深入开展“欢乐潇湘·幸福蒸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和“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

 

三是聚焦本土抓创作。积极组织“五个一工程”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反映本土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设立琼瑶文学艺术奖。抓好王船山、彭玉麟等文化名人题材的创作,出版一套船山典籍,发行一套船山纪念邮票,争取船山故事进中小学教材和《百家讲坛》,拍摄一部船山纪录片,出版一套船山纪念邮票,打造中国哲学最高奖“船山奖”;编剧以夏明翰为题材的花鼓戏和长篇报告文学;编辑出版《蒸阳文库》等文献资料。建设一批文化强乡(镇),推动“一乡一品”文化格局。支持金兰、曲兰、库宗的“诗社”文化、井头、金溪、溪江的“皮影”文化、渣江的“春社”文化、界牌的“陶瓷”文化、库宗的“家具”文化、石市的“根雕”文化等。加大包装和营销力度,积极向外界推销本土精品。

 

三、文化+旅游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嫘祖文化、禹文化和船山文化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旅游;以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万源湖、织女湖、大云山、九峰山、石市丹霞地貌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以王船山、夏明翰、琼瑶、彭玉麟、曾熙为重点的名人文化旅游;以清潭地下支部、神皇农协会、夏明翰故居、朱少连故居、戴今吾故居、洪市烈士陵园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伊山寺、宇石寨等为重点的宗教文化旅游。加快星级景区创建和旅游商品研发,加强宣传促销,有效整合线路,积极招商引资。在全县重点打造“一心、三区”:“一心”,即以县城为中心,恢复古镇老街,规划建造滨水茶楼、酒吧、美食、旅游商品一条街;改造商业城,打造文化产业城;规划游客服务中心、特色文化街、蒸水风光带。“三区”即三大核心旅游文化区:岣嵝峰旅游文化区、船山-明翰故居旅游文化区、万源湖-琼瑶祖居-彭玉麟故居旅游文化区。策划书法家、摄影家采风基地、艺术品交易中心(街)。

 

四、文化+产业

 

积极向市场争项目,向市场要资金。

 

一是对接市场搭平台。将国有文化资产捆绑入股,组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公司,采取3P、基金、城市债券等融资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共襄文化建设。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包装一批优秀文体项目,吸引一批优秀企业进行产业合作。

 

二是研究政策争资金。对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的各类重大文化体育及相关政策,分领域梳理、研究、对接并加以落实到单位、企业、园区、剧目、项目上,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支持文化事业。加大体育彩票宣传力度,增加体育彩票销量。

 

三是立足实际抓产业。发挥互联网的载体作用,发展现代新兴文体产业。优先整合县内文化体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骨干文体企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文化创意与体育健身、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重点扶持广电传媒、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陶瓷文化、印刷出版等产业。加快文化企业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推动文化项目走出去。

 

五、文化+场馆

 

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要统筹考虑文化项目和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吸纳文化元素。尽快启动全民健身工程(文体活动中心)、足球场、田径跑道和船山纪念馆的建设,完成王船山故居及墓、夏明翰故居的提质改造,加紧县直文化场馆的维修和乡村文体小广场建设。开展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有线电视入户和文体设施进社区等惠民工程。在城区打造10分钟文体圈,在农村打造10公里文体圈。继续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和基层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蒸水文艺》杂志、“蒸水艺苑”展厅和夏明翰文化宫等文化阵地作用。结合“三湘读书月”活动,全面启动建设电子阅读点,打造“文化蒸阳”全民阅读品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乡镇设立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和社区、乡村多功能文体活动场地。不断健全群众文体供需平台,构建文体服务资源库,提升文化体育“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效能。

 

六、文化+服务

 

一是“经常化”的文体活动服务。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村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节会文化,推广船山故里国学飘香、阅读百村行、欢聚十六点、蒸水百姓剧场、船山文化亲子共读大讲坛,以及健步跑、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游泳比赛、象棋比赛、端午龙舟赛等活动品牌。各乡镇按照“一乡一品”的要求,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二是“创新化”的文体场馆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降低准入门槛,延长服务时间,拓宽服务内容,推进工作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均等化,适应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开展梯次培训。文体场馆实行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

 

三是“常态化”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加大文化志愿者孵化和志愿者招募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并形成文化志愿者工作的“常态化”。广泛开展“春润蒸水·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暨送电影、送戏剧、送书画、送图书、送体育等文体下乡活动。

 

四是“规范化”的文化市场服务。积极筹划全县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严守审批“源头关”。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政策,规范审批流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体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开展以及文化经营活动,唤起群众“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动力。加强对文化、体育行业协会的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和作用。

衡阳县: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103106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