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来我省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发表时间: 2019-12-10 10:36  

12月3日至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谢海银率领7个第二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县相关人员一行32人深入我省长沙、株洲两地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王鹏陪同调研。

长沙县图书馆 (8)

▲调研组一行走进长沙县图书馆参观。

12月3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长沙县福临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长沙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地。每到一处,调研组都认真察看,仔细询问,充分了解长沙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据悉,长沙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一级站的标准,福临文化站获评全国优秀文化站。

长沙县文化馆 (4)

▲调研组一行走进长沙县文化馆参观。

“十二五”以来,长沙县财政共投入5.5亿元,全县建立标准较高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1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97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室、120余处村级文化广场、90处市级示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0个农家书屋。

长沙县图书馆 (17)

▲长沙县图书馆数字总分馆综合展示平台。

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滨江文化园,参观了长沙图书馆、博物馆和音乐厅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一走进各个功能室,了解功能室设置和运行情况。随后,调研组还走进橘子洲,参观了长沙非遗展示馆。

据了解,长沙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长沙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12月4日,调研组来到株洲市,参观了动力谷展厅、嵩山街道综合文化站、神农大剧院、韵动株洲、株洲市图书馆、株洲市文化馆等地,询问了解场馆改造、功能布局、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等情况。

动力谷 (1)

▲调研组参观株洲动力谷

据悉,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株洲共新建市级文化场馆6个,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全市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从2015年的535.9㎡上升到783.7㎡,在全省排名由第九上升至第四。同时,推进资源整合创新,构建总分馆体系,建成图书馆分馆110个,文化馆分馆61个。由株洲市图书馆牵头组建了图书馆联盟,逐步实现了全市图书借阅“身份证通”的服务体系。韵动株洲文旅体综合服务云平台将事业、产业和文化消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设的前列。

崇山文化站 (1)

▲天元区嵩山街道综合文化站。

座谈会上,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党委委员贺平生,长沙县文旅广电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俊,株洲市文旅广电体局局长杨小幼,先后就各自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报。

座谈会 (2)

▲座谈会。

谢海银充分肯定了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会将湖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四川,加快推动四川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他邀请湖南朋友做客四川,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推动川湘两地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王鹏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次交流活动,搭起了川湘两地公共文化的桥梁,希望以此为媒,开展多方位的深入合作,把文旅这条道路走的更远。”

为了更好的展示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王鹏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示范区创建这一机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实现由政府“独唱”向全社会“合唱”转变;要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加快打造面向群众、功能完备的文化阵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相关阅读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来我省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08289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