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湘图讲坛举办“到历史现场去”主题讲座 王跃文与读者共话历史与人文思考

发表时间: 2025-05-20 11:07  

5月17日下午,著名作家王跃文携新作《走神》做客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以“到历史现场去——兼谈《走神》创作心得”为主题,与现场读者分享他的历史随笔创作心得,带领大家穿越历史迷雾,直面人性本质,并探讨如何在当代阅读中汲取历史智慧。

《走神》是王跃文的首部历史文化随笔集,入选2024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度档案。全书分为“大人们的坏脾气”“权杖与华表”“仁者·君子·凡人”三辑,共收录了王跃文数十年来考查历史和思索人性的34篇文章。讲座中,王跃文并未停留于简单的历史故事讲述,而是以“明辨”“深思”“照今”为脉络,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现场,并思考历史与当下的关联。在“明辨”环节,他通过张之洞在赴任山西巡抚途中轿中酣睡的轶事,引发听众对权力、人性与历史叙事的反思,并提醒大家警惕历史叙事中的片面性,鼓励多角度的思考,强调从细节中洞察时代的特征与人性的复杂性。在“深思”部分,王跃文借助《你的石头砸向谁》中“砸石问罪”的故事,讨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强调我们应继承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与当代及世界优秀文明的交流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在“照今”环节中,王跃文则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勾连,他通过贾政处事案例的今昔对比,展现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历史不是过去的事,而是今天的镜子。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在相似的情境中避免重蹈覆辙。”在讲座中,王跃文以笔为刃,剖开历史的肌理,引导读者建立历史认知的三重维度,在古今对话中寻得敬畏与清醒。

在随后的现场交流环节,针对读者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创作的担忧,王跃文明确表示:“哲学与文学的逻辑起点是人,是人的困惑、痛苦与希望。只要人类继续存在,文学就永远是不可替代的‘灵魂手艺’。”面对人工智能对文学创作的挑战,他以《离骚》的遗忘与重读为例,强调文学的灵魂在于“不完美的人性体验”。尽管ChatGPT能精准模仿,却无法创造出“错误的诗意”,技术的冷漠反而凸显了人文的宝贵,文学需要打破程式化的思维,以自由的想象力触及人性的核心。王跃文鼓励读者广泛阅读,深入思考,那些无法被算法复制的生命体验,才是人文精神的真正核心。

本次讲座结束后,不少读者意犹未尽,围绕历史阅读、文学创作等话题继续讨论。一位参与活动的读者表示:“今天的讲座让我意识到,历史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可以对话的现场。”未来,湘图讲坛将继续邀请各领域专家,与读者共同探讨人文、历史、科技等议题,使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的场所,更成为思想交流的平台。

相关阅读

湘图讲坛举办“到历史现场去”主题讲座 王跃文与读者共话历史与人文思考

336769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