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充分发挥文艺对经济的驱动作用

发表时间: 2014-02-10 10:51  

文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艺的灵魂。文艺对经济的驱动力是通过培育卓越的人文精神来实现的,而培育人文精神总是通过文艺的素质教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来实现的,文艺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着生动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文艺向外界表达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赋予经济活动更深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更容易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拓宽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空间。文艺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赋予了经济活动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保证了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

 

近日阅《读有所得》,偶然间触发灵感,萌生了一次深深地思考,在与文友们交流时,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辩论——发展文艺真的与经济建设无关轻重吗?

经济对文艺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文艺对经济的作用,恐怕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社会和个人的物质力量不断地增强,而发展文艺却是一个要消耗政府和社会财力和物力的事,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后,文艺事业却没能象其他部门一样,生产出可以直接换取经济利益的物质产品,未能在短时间内见到使我们直接受惠的经济效益。

让我们不难发问的是,发展文艺真的与经济建设无关轻重吗?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传统人文精神的贫瘠和道德感的缺失,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落后的群体素质,不正在导致社会的信用成本、维稳成本、行政成本不断增加吗?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不正在使我们政府的运行成本、工作效率和公信力遭遇考验和质疑吗?

发展文艺虽然需要经济上的扶持,消耗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但文艺事业的落后,社会人文精神和道德感的缺失,必将导致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使我们的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影响,大大降低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使我们的团队缺乏坚强的凝聚力,经济工作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因此,重塑社会人文精神和全民道德素质,文艺事业滞后不得。

文艺对经济的驱动力是通过培育卓越的人文精神来实现的。人文精神不但凝聚着我们的团队,而且还能深入地内化到经济产品的品质之中,简单地说,是人的品质在决定着产品的品质,而产品的品质又决定着我们的经济是否具备了做大做优做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只有人文精神才是市场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而培育人文精神总是通过文艺的素质教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来实现的。文艺绝不是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着生动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公民的整体道德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文艺向外界表达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赋予经济活动更深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更容易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拓宽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空间。文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经济虽然为文艺提供了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经济却离不开文艺的有力支撑。文艺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和承传着博大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今天,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已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已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文艺与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合则两利,分则双亡”的有机整体。文艺赋予了经济以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文艺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西方未来学家波特早就预测:“经济发展的最后阶段实际上成了一种文化阶段——它关注人们个性的发展,因此指向了文化。”古希腊、古埃及、中国的汉唐盛世,不仅在经济上强盛一时,其文化更具有极强的辐射力、渗透力,因而远播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文艺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赋予了经济活动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保证了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因此,当今有作为的企业家无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远见的政治家无不重视自己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可以说,一个有生机的企业,一个竞争力极强的企业,必定是企业文化感召力很强的企业;一个繁荣昌盛的民族,一个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必定是文化感召力非常强大的民族。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大都善于利用文化的力量整合社会,凝聚人心,达成共识,从而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使其执政能力与行政水平得到充分体现。

文艺促使着经济活动与文化因素相融合,在经济产品中注入文化的含量,打上具有个性化的文化烙印。而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现在,各区域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的变化,无一不体现着文艺与经济的互动交融,体现着文艺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张继成)

相关阅读

充分发挥文艺对经济的驱动作用

103233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