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发表时间: 2014-12-02 10:13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后,我多次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座谈,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体会良多,从文化工作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文以载道”,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能“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就在于他的以文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对“文以载道”的生动阐述。回顾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正是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思想精神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价值观缺失等,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文艺工作者应该有勇于担当的勇气,要坚持不懈地提高文化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净化人们心灵,固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到一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境界。

 

二、要坚持“以文化人”,增强导向意识,牢固树立民本情怀。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年一叹,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家国情怀;从“独乐乐,众乐乐,孰乐?”的激情反问,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深情设问,都体现了文艺家与劳动人民的心心相印,文艺与民生的息息相关。文艺工作者应该时刻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什么、唱什么、画什么、演什么,要看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经过多年努力,娄底市文化功能齐全的“四馆一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要精心谋划,广泛征求意见,真正把“四馆一中心”办成市民“众乐”的文化传播阵地。要千方百计地把“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文化站”等各种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发挥效益;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到车间、田间去,扎根人民,体验生活,汲取营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三、要铭记“艺无止境”,增强精品意识,追求高超艺术造诣。“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对文艺创作必须精雕细刻的生动描绘。习总书记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不懈的推动文艺创作,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发挥各专业剧团作用,排练优秀节目“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打造演艺惠民品牌项目“周末剧场”;提前创作、精心打磨精品剧目,备战明年第五届湖南艺术节。

 

四、要力求“德艺双馨”,增强人才意识,努力培养文艺名家。古往今来,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无不以美的内涵和形式激浊扬清、陶冶情操;受人尊敬、广为赞誉的名家大师,无不以精湛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昭示后人。梅兰芳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毅然蓄须明志、息影舞台,表现出一代艺术大师的铮铮铁骨;吴冠中一生不尚奢华、生活俭朴,却把精心挑选的几百幅画作以及多次作品拍卖所得,全部无偿捐赠……这些崇德尚艺的名家大师,以高尚的道德追求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光辉典范。立足自身,要真正的繁荣文艺创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还需要推选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来引领风尚,弘扬正气,带动其他的文艺工作者们,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制定好文艺人才建设计划,营造广纳贤良、博采众长的良好环境,改变当前我市文艺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研修、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清明的管理人才、精明的经营人才、高明的创作人才,并通过表彰奖励、以奖代补等各种形式为文艺工作者创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争取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开创全市文艺工作新局面。

相关阅读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103230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