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路还很长

发表时间: 2015-01-29 10:17  

本届亚洲杯足球赛,中国赛出好成绩。作为球迷的笔者感到十分开心,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如此好的天气也似乎在召唤我们去室外锻炼,笔者身在农村,感慨农村群众文体生活仍然贫乏,除了近年兴起的广场舞外,“看电视、打牌、喝烧酒”仍然占群众文体生活的主要内容。

 

自21世纪以来,乡镇文体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乡镇新建、改建、扩建了一些文体设施;同时也积极将当地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了地方文化品牌,民间的文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高,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节日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强,许多乡镇还成立了文化艺术联合会(简称“文联”),以此为契机推动乡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上述这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群众文体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村文体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事实上镇级文化阵地在扩大,村级文化阵地却仍然缺少,而且面积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其次,农村文化队伍颇具特色,但年纪大、人员少、能力弱,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再有,文体活动明显增多,但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化、活动缺乏多样性、新颖性,活动整体缺乏吸引力以及影响力。那么究竟缘何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大致有四点原因:一是,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许多人对繁荣农村群众文体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二是,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投入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力,产业发展机制不畅。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目前,由于许多地方没有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导致村与村之间没有竞争的动力,在学习研究中还没有定期研讨、专题研讨、交流研讨的良好氛围。四是财政资金缺口大,加强农村群众文体建设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由于许多原因,很难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农村文体建设中来。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丰富农村群众的文体生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一要加强对于农村群众文体设施建设的重视,农村一旦有了配套的文体基础设施,群众在酒余饭后自然愿意去参加文体活动。二要发挥乡镇文化广播体育新闻站的作用,文广体新站作为基层最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应在基层群众中做好文体工作。三要让文体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让群众能够积极参与。

相关阅读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路还很长

103229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