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麓山晨,橘洲夜 山水洲城游人醉

发表时间: 2015-10-05 00:00  

10月4日,长沙市橘子洲景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人气“爆棚”。(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是湖南最具风骨与气度的地理标志之一。即便是处在繁华之侧,依旧保有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包容万象的气度。而麓山之晨与橘洲之夜,更是各有一番景致。10月4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直播黄金周,与你一起沉醉于这山水洲城。

清晨6点,你一声我一声的鸟鸣,秋风带着微微凉意吹响树叶婆娑,撩开了岳麓山的清晨。此时,岳麓山东门,75岁的旷老师已经在等他的老伙伴们。已经10月,他却还身着汗衫、短裤。不一会,两位矍铄老人赶了过来。他们都是湖南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每天6点相约登高,假期亦是如此。“这位已经80多咯,这一位也快啦。”旷爷爷爽朗地大笑着说,“你看他们身体多好!” 

6点半,在岳麓山南门,爱晚亭往右边上去一百米,家住湖大的张大姐正从清风泉井中小心翼翼打着水。“我已经排了半天队啦!现在算好的,夏天还有人凌晨三四点就来打水呢!”

事实上,岳麓山的郝石坡、禹碑峰、岳王亭、云麓峰等景区均有泉眼出露,共7大泉源、21个取水口。每天清晨,许多人拎着水壶、水桶前来爬山,锻炼之余,取一弯清泉回家,也成了岳麓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来自永顺的农民诗人覃长娥在岳麓山顶摆起了字画摊,“写下你的名字,我就可以为你作诗”,记者亲自体验,不过短短几分钟,一幅包含记者名字的小诗和写意的张家界山水画便跃然纸上。曾经自费重走长征路的覃长娥内心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希望年轻人能偶尔放下手机,拿起毛笔。”

站在麓山之巅往东望,一抹细长的沙洲落在江心,让湘江多了几分风姿绰约之美。如果没有橘子洲,岳麓山的美不会如此丰富。

了解一地之文化,先看这里的山水与人民。橘子洲似船,岳麓山则如帆,一侧繁华,一侧厚重。水之灵动,山之巍峨,都在这里,有了最好的交融。

入夜,记者漫步橘子洲。霓虹初上,映着浩渺的湘江,缠绵而又温柔。秋风携裹几缕寒意,吹乱了江边柳树的发丝,和情侣耳边的呢喃。橘子洲头这秋日的黄昏,不再像白天那般“挥斥方遒”,转而柔声细语了。

橘子洲头,全国最大的主席雕像,微微凌乱的发丝有着几分写意,而栩栩如生的眉骨、鼻梁与唇角,都让人臆想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是何等潇洒。只是此刻,灯与水的曼妙组合,让人只想沉醉在美景之中了。

这山,这水,这洲,这城,在夜色之中,进入另一番新的景象。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秦慧英

麓山晨,橘洲夜 山水洲城游人醉

103223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