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南岳区荣膺2018-2020年度 “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

发表时间: 2018-05-21 08:19  

5月18日,从湖南省文化厅获悉,南岳区首次参加湖南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和推荐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活动中,经过创建、申报和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程序,南岳区被命名为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南岳庙会成为家户喻晓人人皆知的特色文化品牌。南岳区发挥民间文化鲜明地域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以文强区,以文促旅,以文兴旅,推进南岳旅游业的兴旺发达。


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之美誉,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中国素食之乡、中国诗词之乡,先后获得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提名地。南岳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在五行五方中属火,传说由火神祝融氏主管。南岳庙会源自当地民众对南方人文始祖──火神祝融的崇拜,历经千年,古风遗俗、巫风傩舞、饮食起居、民间艺术、审美遗风,在南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长期积淀,孕育了无数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进而演化成中国南方最盛大的民俗庙会。南岳庙会作为民俗文化平台,各民族文化、习俗互存互融,从而使这里的民间文化呈现多样化、地域化和个性化。


南岳庙会,始于远古,成型于唐代。据《南岳志》载:南岳大庙为唐开元十三年(725)创建,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南岳庙会已成规模。历经千年,从官方祭祀、民间祭祀、朝圣进香、民俗狂欢一脉相承,深受佛、道、儒三种文化的影响,以火神祝融崇拜为核心的南岳庙会由此诞生。南岳民间厚重的文化资源特色亮点有民间文学(地方民谣、诗词楹联)、民间音乐(衡岳山歌、佛乐、道乐)、民间舞蹈(朝圣歌舞、五岳祭祀舞)、传统戏剧(南岳神戏、皮影戏)、曲艺(南岳弹唱)、杂技竞技(龙狮、武术、太极)、民间美术(南岳剪纸、版画、书画)、传统手工艺(南岳竹木雕、斋席)、传统医药(丹道养生)以及民俗(祭茶、祭岳、火灯节、庙会等)等10大类。这些文化遗产被整理和传承,并正在走进大众生活,是“文化强区”大背景下的一次“文艺复兴”。


一年之中,南岳民间文化活动以春节庙会为盛,从腊八节持续到元宵节,集中了省、市、区最优秀的非遗戏曲、美食和龙狮团队,一次民间文化的大展演、大狂欢。2018年春节庙会,累计非遗展演展示活动40场次,参与传承人500余人次,民俗协会与专业院团同参与,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让非遗得以保护传承,也让非遗真正走进生活,让游人感受南岳独特魅力,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庙会期间,数百万香客、游客聚集南岳,形成了中国南方独特的宗教文化、节庆文化、商贸文化、生活习俗、传统艺术(戏曲、曲艺、音乐、雕塑、建筑等)及中华武术相融合的巨大文化空间,对中国南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阅读

南岳区荣膺2018-2020年度 “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

103759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