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雁城衡阳擦亮文化底色

发表时间: 2019-01-09 17:06  

2018年,衡阳市文艺精品力作频出、群众活动异彩纷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才队伍承接有序、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全市文化事业不断刷新发展高度,文化实力进一步彰显,文化支撑更加坚实。


潜心打造精品,文艺大放异彩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田垄之上》演出剧照


少儿舞蹈节目《最美的声音》演出剧照


衡阳市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现场


1月4日下午,衡州小学的排练厅里,20多个孩子正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排练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金奖的少儿舞蹈节目《最美的声音》。“一件文艺作品,只有经过反复打磨,才能成为时代精品。”《最美的声音》指导老师钟雁说,这个舞蹈的演出时间虽然只有6分03秒,但创作编排长达半年,准备题材十余个,数易其稿最终创作而成。


根植于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近年来,衡阳市文化惠民活动风生水起,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1500余场次,送戏下乡1000余场。从校园到企业,从社区到农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农村、高新科技聚集区等开展采风活动,创作出了一批紧扣主题、富有纪实性、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


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上,衡阳市选送的大型民族歌剧《田垄之上》获得新创大型舞台剧目田汉大奖等多个奖项。这部歌剧取材于衡山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致富的事迹,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它是衡阳近三十年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台剧。


奏响时代强音,彰显大城魅力


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晚会现场


第二届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活动现场


衡阳县广场舞活动现场


2018年9月,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衡阳举行。在省运会开幕式文艺晚会中,衡阳的“火文化、书院文化、大雁文化、清廉圣洁文化”依次呈现,场面美轮美奂、直抵心灵,大城衡阳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满园春色浓,百花争奇艳。文化交流的频繁也是文艺事业繁荣的有力体现。去年,衡阳市相继举办了“辉煌时代”2018湖南工业版画展、洪植煌书画作品展等高品质书画美术、文物展24场。“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永久落户衡阳,成为了衡阳又一张响亮的“国字号”名片。名城与名家交相辉映,传统与时代碰撞相融,让雁城翰墨流淌、醇香四溢。


2018年以来,衡阳市举办全市各类文化公益培训200余场次,免费培训文化工作者600人次,辅导团队160余次、群众44000人次。“欢乐潇湘·幸福衡阳”“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打响。去年举办的“欢乐潇湘·幸福衡阳”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活动,参与创作的群众上万人,征集作品万余件。在全省评比中,衡阳共有2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8件,居全省第一。


衡阳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常宁市版画、衡阳县石市乡竹木雕、衡南县泉湖镇赶二八民俗、南岳区南岳庙会等影响深远,四地被评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繁荣的文化景象让衡阳绽放出绚烂的文化魅力。


政策扶持给力,产业活力迸发


“欢乐潇湘·幸福衡阳”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现场


2018年中华茶祖节·南岳(衡山)云雾茶文化节祭茶大典暨万寿茶会活动现场


衡南县文化馆


近年来,衡阳市高位推动文化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建设“文化名城”纳入发展战略,文化工作进决策、进项目、进预算,文化事业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个个高含金量的政策为衡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鼓舞士气、谋篇布局。衡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市政府办相继制定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县(市)区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文艺单位对新创作品进行研讨、指导和打磨,发现和扶持一批优秀剧本,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政策扶持给力,产业活力迸发。近年来,衡阳市本级投资近20亿元新建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推进“梦东方”“华侨城”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推动衡阳文化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踊跃加入“文化雁阵”,通过多元途径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相关阅读

雁城衡阳擦亮文化底色

103729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