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长沙周边游迅速发展
近郊休闲度假游将爆发式增长

发表时间: 2016-09-01 00:00  

  据了解,湖南城市周边游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周边旅游景点景区也由以前的旅游点向旅游区或旅游带变化。有专家表示,随着居民收入、私家车保有量、假日安排的增加和2.5天休假制度的普遍实施,近距离休闲度假游模式将爆发式增长,城市周边游形成气候,景区景点不再“孤芳自赏”。

  【现象】

  长沙周围景区多元化发展

  小景点注重“立体”开发

  “前几天单位搞拓展训练,去了石燕湖生态公园。远离都市的喧嚣,回归质朴的自然。最后在湖里赛了龙舟,第一次自己动手划木桨,靠同事们的力量划动了一千多米,我们为自己点赞。”日前,网友江尼阿哈在马蜂窝网站分享了自己的一次城市周边游经历。他认为,这次近郊的旅游,使公司团队更有凝聚力。

  石燕湖拓展训练负责人胡俊介绍,景区依托极佳的生态环境,开发了低碳、体验的游乐项目,如绿心地下峡谷漂流、山水乐园、CS真人镭战、攀岩、帐篷露营等。

  不只是长株潭交会处的石燕湖景区,其他大部分市区周边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都纷纷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往多功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如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划分了观光休闲度假区、佛教文化养生区等七大功能区片,目前已经建成中南最大的野外滑雪场、红莲寺景区等。

  在这个趋势的引领下,许多景区开始谋求变化。温泉不再仅仅是“温泉”,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紧紧抓住旅游市场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的契机,推进温泉+运动健身、温泉+休闲娱乐等6个服务项目;漂流不仅仅是“漂流”,大围山狮口战地漂流设计了兵营哨所、传神的丛林战士等8大主题体验;就连传统的“农家乐”都纷纷探索综合发展的道路,长沙县的锦绣江南生态农庄,依托已有的名优果园、开心农场、特种水产养殖区等农家特色,拟打造成一个集蔬菜水果、园林景观、儿童拓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的现代农庄产业,欲建设成全市最具特色的农民生态文化公园。

  【趋势】

  周边游景区连成片

  打破“割据状态

  据了解,湖南城市周边游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周边旅游景点景区也由以前的旅游点向旅游区或旅游带变化。

  “习惯了长沙的城市味道,来这里感受浓浓的乡村古镇气息,非常舒服。”这是乔口古镇给拍客李先生留下的深刻印象,“渔舟在碧水上荡漾,渔民们撒开一张张大网,将活蹦乱跳的鱼儿尽收其中。”乔口古镇是望城古镇群中具有渔家风情的小镇,此地的“渔”和靖港古镇的“古”、新康戏乡的“戏”、铜官古镇的“陶”联手打造了一座古香古色的旅游区域,人在村中,村在景中,景在眼中……旅游区域将旅游和乡土民情结合起来。

  为打破景区之间的割据状态,宁乡县在去年提出了“全域景区化战略”,以沩山、花明楼等五地为中心,再加以其特色村镇作为补充,形成“1+5+N”特色城镇群。今年4月,宁乡还与安徽黟县、江西婺源等6地组成“华中六郡“旅游联盟,互相开放旅游市场,逐步建成无障碍旅游区。大围山镇位于长沙市最东端的浏阳县,该景区巧妙运用各个小景点旅游资源的时间点,将各个小景点的门槛打破,建设不同的功能区片,让人们可以 “春赏花、夏漂流、秋采果、冬滑雪”。

  除了长沙城市圈,湖南的其他城市周边也形成了旅游带,服务市民周边旅游。郴州围绕“一湖一泉一山”等周边旅游资源,建设泛东江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郴州市北湖区委书记蒋利民表示要在城市周边建设“慢生活”基地,打造“大游园、大花园、大菜园、大果园、大家园、大乐园”。

  在8月初“新鲜出炉”的新增5A景区名单上,邵阳市崀山景区赫然在目,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该市就举办了崀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共同发展合作签约仪式,发挥新宁等崀山周边六县(市)世界自然遗产崀山的优势,带动周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将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的世界遗产旅游大区和山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共同建设集世遗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区域产品。

  (长沙市旅游局  供稿)

长沙周边游迅速发展
近郊休闲度假游将爆发式增长

103819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