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专家云集“点赞”岳阳名人故居

发表时间: 2016-11-15 00:00  

  

  

  专家代表参观任弼时纪念馆

  推动名人故居整体进步

  11月11日上午,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岳阳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徐建平作工作报告。

  名人故居类纪念馆是对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给予的忠实记录,是我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人文资源的利用和发展”这一主题,以主旨发言的形式,从博物馆社会教育、文化传播、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等方面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40多家成员单位的90多名代表参会。

  本次年会在岳阳举办,将为我市人物类故居纪念馆工作者提供学习平台,增强文博行业从业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学术理论推动名人故居整体进步,充分发挥名人故居作为城市文化生动载体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文博专家岳阳论道 名人故居发展与利用

  11月11日上午,继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年会之后,围绕“新形势下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人文资源的利用和发展”这一主题,与会的文博事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学术研讨。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郑奕博士作《纪念类博物馆展教结合水平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学术报告,在以专业知识进行剖析的同时,引借国外博物馆布展理念、环境营造等典范进行介绍,引起与会代表共鸣。而在交流发言中,如何使名人故居文物陈列布展活起来、名人故居的展示与利用、湖南名人故居的整体特征……随着这些话题的展开,与会代表热烈参与研讨,致力研究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人文资源的利用及发展。

  张氏帅府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赵菊梅从事名人故居历史研究已有15年,她认为,名人故居纪念馆文化能提升一座城市的人文素养,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上,要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涵,传播名人文化精神。“我们除了做陈列展览,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不断开展、举办一些讲座,吸引大量听众,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学术研讨在促进优秀知识成果交流融合的同时,能用学术理论推动名人故居的整体进步。任弼时纪念馆副馆长符国凡介绍,他们在收藏陈列、展示教育、研究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的就是深度挖掘其人文资源,再借用人文资源的提炼推动名人故居的“进步”。“怎么将任弼时这种“骆驼精神”和“三怕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在宣传教育、研究方面还要做进一步扎实的工作。”符国凡说。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还讨论了名人故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趋势。

  

  “耳目一新 很受教育”

  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专家参观任弼时纪念馆及故居

  

  11月11日下午,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40多家成员单位的90多名代表来到任弼时纪念馆及故居参观,感受开国元勋光辉的一生,交流探讨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

  任弼时纪念馆有展厅21间,陈列展出了近200件珍贵文物和400多幅照片,分六个专题展示了任弼时同志在建团、建党、建军、建国四个方面的丰功伟绩,弘扬了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随着讲解员缓步前行,代表们流览了一幅幅贯穿任弼时革命一生的历史照片,凝望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穿草鞋、吃皮带,大家深深被任弼时革命事迹吸引。如沐春风的讲解让人忍不住凝神细听,耳边还不时传来轰隆隆的枪炮声,那是纪念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战争场景,代表们仿佛被带入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历时近两个小时的参观,代表们对任弼时纪念馆及故居的保护与开发给予充分肯定。周恩来故居管理处主任庞廷娅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她认为,任弼时纪念馆布局科学合理,讲解服务细致,并结合了多种元素呈现,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对任弼时同志的光辉事迹留下深刻记忆。“我们感受到整个展馆不仅有图片、油画,还有实物 、实景 ,作为同行来参观的时候,仍能给人耳目一新,很受教育又能接受一些新的思维理念。”

  孔繁森纪念馆馆长高杉认为名人故居、纪念馆是展现名人风采、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呈现方式上与时俱进,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才能适应当下受众的需求,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高杉说,名人故居和纪念馆要利用好现代媒体技术,同时做好分众化的服务,做好观众类型的区分,这样将更加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搞好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和普及。 

  (岳阳市旅游外事侨务办  供稿)

专家云集“点赞”岳阳名人故居

1038139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