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艳艳茶花笑吐红,邵东仙槎桥镇青山村打造茶花生态旅游文化基地

发表时间: 2018-03-06 00:00  
  “ 树上的茶花好鲜艳,走进茶花园真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来,我站在这棵大树花前,给我拍张照片;来,我摘朵大红花戴在头上,给我拍张照片……”3月5日,一位戴着太阳镜、肩披秀发、身着绿色长风衣的游客无比高兴地在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青山村大型茶花苗圃钢厂基地游览赏玩着……

  

  青山村位于享有“五金之乡”、“三刀之乡”美誉的仙槎桥镇境内,桐江河、槎江河从村里流过。全村108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红薯+薯藤”、“稀饭+南瓜”是昔日村里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青山村党委、村委会带领全体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群众着力建设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今,青山村拥有工业企业12家,解决了周边8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17年纳税46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2900余元,从“传统农业村”走向了“新型工业村”之路。建好了村党群活动中心、党建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青山学校、敬老院,建成了2个居民小区,修建了青山桥、河道风光带和旅游休闲区,打造了300亩茶花基地。组建的青山女子花样舞龙队,连续三年参加邵东县元宵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和“欢乐潇湘·魅力邵东·幸福邵阳”群众文艺汇演,中央电视台7频道、湖南卫视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成立了5支广场舞队和文艺演出团队,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龙狮腾祥云,秧歌扭喜悦,舞蹈跳欢畅”的生动场面,描绘了“山水交融、路网交织、别墅辉映”的美丽新农村。近三年来,青山村相继荣获“邵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邵阳市党员干部示范培训实践基地”、“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新时代、新气象、新征程,青山村的奋斗目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抱团发展工业企业,让产业更加旺起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让群众更加富起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宜商宜居环境,让生活更加美起来。努力建设创新、富裕、发展、腾飞的青山村,将青山村打造成为邵东县、邵阳市、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美丽宜居村庄、现代文明村庄。

  

 

  

  2010年3月,仙槎桥镇青山村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流转,招商引资邵东县黑田铺镇一位年轻老板谢高芝投资500余万元,租赁山地300亩,建立了大型茶花苗圃钢厂基地。近8年来,该茶花苗圃基地种植了皇家天鹅绒、格兰那特、红宝珠、克瑞墨大牡丹、美国大红、美人面、状元红、红露珍、大玛瑙、雪狮子、大紫袍、松鳞、童子面、万朵茶等20余个品种。苗木多样,专业种植,品种齐全。各项品种业已销往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八方游客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画家来此写生,作家来此赋诗,音乐家来此吟唱,摄影家来此追逐光影,书法家来此振笔挥毫……

  

  据该茶花苗圃基地董事长谢高芝介绍:通过茶花“架桥梁”,业务领域拓展至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豪宅别墅、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承接做假山、做花坛、绿化、养护等项目,致力打造现代花园式新农村、园林式新村庄,建设美丽的农村新世界。

  为扩大茶花种植规模,打开“一花引来百花香”的生动局面,当天下午,青山村党委、村委会成员召开专门会议,并走遍了村里所有地方,实地勘测,能栽植茶花的地方一定栽植上。“我们要在路边、塘边、村边、荒山坡地、房前屋后栽植茶花,实施‘绿色红色’行动,在2018年扩栽茶花700亩,全村达到1000亩,尽快建成茶花生态旅游文化基地。届时,举办‘邵阳市首届茶花文化艺术节’。”仙槎桥镇青山村党委书记郭海同豪迈地描绘。

  

  (邵阳市旅游外事港澳侨务局 供稿)

  

艳艳茶花笑吐红,邵东仙槎桥镇青山村打造茶花生态旅游文化基地

103774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