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发表时间: 2018-05-21 00:00  

区旅游外事侨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谭新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2018年3月9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结合娄星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品牌,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为振兴娄星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现就娄星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报告如下:

  一、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

  1、来势较好,逐渐呈现起色。娄星区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宜居城市,是湘博会固定举办地,有着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南有仙女寨,北有洪家山,东有水府庙,西有石井环孙水河和涟水河旅游带,目前全区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三和农庄、神农山庄、文正旅游度假村、铜鼓山寨、万乐湖休闲山庄、凤凰山庄、洪山生态农庄和石井的万亩水果基地。其中三和农庄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特色产业化示范园和五星级农庄。该农庄现有种植面积1000余亩,以绿色环保为主导思想,坚持走种养业、加工业和休闲服务三产融合的道路。文正湖旅游度假村拥有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青山绿水环绕,紧邻娄底,交通十分便利,文正湖结合休闲旅游、生态种植、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旅游度假村。还有神龙山庄,利用桎木水库大力发展以蔬果采摘、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现代农业旅游,2014年已完成省旅游局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和省旅游农业示范点的验收工作。

  2、定位不准,整体缺乏引导。目前我区乡村旅游态势趋向于个体户较多,大部分都是自发性地组织和建设。缺乏政策性引导和合理规划,存在乱搭乱建现象。一些经营者急于发展,仅凭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无序竞争,效益低下。

  3、分布零散,档次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乡村旅游分布较零散,没有集中统筹建设,处于摸索经营阶段和自生自灭状态,不少乡村旅游点局限于“几间房,几张桌,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钓钓鱼”的老式经营模式,规模偏小,整体档次偏低,特色不鲜明,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娄星区具备的资源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南方重要交通枢纽,湘黔铁路和洛湛铁路在这里交汇,上瑞高速、二广高速、益娄衡高速、长韶娄高速、1810省道、1847省道、娄底大道、娄湘、娄邵等高等级公路呈网状分布,沪昆高铁娄底段、娄邵高铁相继通车,娄星发展进入“高铁时代”,纳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

  2、生态环境优势。娄星区是一座新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07%、36.65%,人均公共绿地达9.07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44.36%。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森林景观。是国家正式命名的“森林城”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7年被评为全国最佳宜居城市,位居第八。

  3、旅游资源优势。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娄星区拥有旅游资源的8个主类、20个亚类、47个基本类型。区内自然风光旖旎秀丽,以洪家山森林公园、仙女寨、乌石峰、孙水河、涟水河、高登河为特色的山水生态资源,风景秀丽。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苗木基地、花卉园等生态农业,欣欣向荣。区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以水府席习俗、谢氏烙画、木偶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以李振翩纪念馆和振翩学校为代表的国际侨务文化,以贺德英为代表的神童文化,以贺国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天籁寺、乌石峰观音殿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传统民间艺术、传说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都在此交融。

  、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1.政府引导,激发旅游发展原动力。

  一是成立全域旅游领导小组。高规格成立全域旅游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建立旅游工作部门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调动各部门力量,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合力,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娄星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是制定我区全域旅游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要求各乡镇街道全域旅游工作要明确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站所,在全区上下形成发展全域旅游的共识和机制;三是制定全区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规划,盘活区内资源,谋划旅游景点、旅游路线、旅游产品、旅游宣传,做出特色旅游产业。四是开展旅游扶贫村官、旅游专干、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经营者管理服务水平。

  2.提升品质,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一是全面推进洪家山森林公园创3A级景区工作。高标准做好洪家山森林公园整体规划,以规划为蓝本,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打造景区亮点,努力创建3A级景区。二是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示范点的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省、市资金,进一步加大大湘西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示范点的建设力度。三是支持、指导文正湖等星级乡村旅游点开展提质升级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水平,打造龙头效应和品牌效应。四是精准招商,引进高品质旅游产业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民营经济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优质旅游项目,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资本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3.拓宽渠道,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

  一是积极参加、举办旅游节会活动。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旅游宣传活动;办好“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积极组织乡镇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二是挖掘开发旅游线路。一方面积极推介我区景点纳入市级旅游线路;另一方面,挖掘我区旅游资源,制定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进行宣传。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推广。加强与各宣传平台的合作,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拍摄宣传片,塑造我区旅游新形象;做好“娄星旅游”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整合各种旅游宣传资源,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提升我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娄星区旅游外事侨务局 供稿)

相关阅读

娄星区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103759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