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旅游勇担消费引领的“火车头”

发表时间: 2018-09-26 00:0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中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让中国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出口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加之,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这意味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愈加突出,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的发布与实施将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动需求引领和供给变革相互促进,有助于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夯实内生动力、平稳转型升级,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消费挑大梁,旅游担大任。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人员参保的全覆盖,解决了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充分的就业创业环境,居民收入预期稳定向好,增强了民众消费的信心;货源充足供应,物价稳定可控,保证了民众消费的放心。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开放度高,具有带动系数大、吸纳就业多、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的优势,能够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将在中国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平稳转型升级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积极发挥旅游消费引领作用,大力推行“旅游+”模式,以融合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提质扩容,推动形成旅游业与相关领域和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提升服务,勇担消费引领的“火车头”。

旅游是服务消费的重头戏。新时代的旅游业呈现出由高速度旅游向高品质旅游、由规模旅游向精品旅游,由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由浅层次旅游向深度体验旅游转变的华丽嬗变。随着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品质的提升,出行方式的快捷,智慧旅游的应用,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外出旅行“说走就走,快去快回,自助自理”,追寻诗和远方的美好,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游玩更加惬意舒适。现在游客可供选择的出游方式多样,团队游、自驾游、定制游、深度游、亲子游、研学游一应俱全,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方向提档升级,假日经济持续火爆,传统景区热度不减,乡村旅游亮点纷呈、自驾旅游卖点多多,消费拉动作用巨大,有力推动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旅游市场蛋糕越做越大。特别是国家实行黄金周、小长假和带薪休假制度,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旅游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假期延长,带来更多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品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境旅游692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名副其实的成为服务消费的重头戏。

旅游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消费贯穿“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全要素之中。旅游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强,“一业兴,百业旺”,能带动服务业、交通业、加工业、商贸业、餐饮业、住宿业、信息业、种植业等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人们就业和促进居民增收的生力军。国家为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需求,大力推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以“旅游+”的产业整合,使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互联网、康养、医药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共融共生,延伸产业链、衍生新业态、增加附加值,满足旅游多样化、细分化、专业化、差异化、快捷化需求,全域旅游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正是旅游与大众需求良性互动的结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依托乡村的生态资源,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态旅游产业链,让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社会优势。采取旅游投融资PPP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旅游公路提质改造,统一设置旅游标识标牌。强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景区游步道、景区服务站点、安全防护设施、智慧景区、供水供电、网络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十大提质升级工程。支持邮轮、游艇、自驾车、旅居车、房车、通用航空等消费大众化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

旅游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自古就把读书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洗涤心境,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可以见识世界,领略大好河山,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幸福。旅行中感悟人生,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见识各地的奇人异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成“刚性需求”,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引领旅游业走向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让生活更美好。文化旅游寓教于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游客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在不经意中进入心灵世界。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建筑只是塑形,赋予其中的文化内涵才是铸魂,要把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融合到有形的建筑中,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能展示出无穷的魅力和璀璨的光芒。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思路。深度研究民族民俗地方文化,挖掘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传统节庆习俗、名人典故等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打造创意旅游产品和有文化内涵人文故事,让游客获得知识,感知文化,休闲娱乐,体验到极致令人心悦诚服,让产品说明一切,并利用互联网形成品牌效应。旅游业说到底是一个吸睛产业、体验产业,必须有立得住、叫得响的看点”“玩点“卖点”和落脚点,聚焦核心特色,形成“众星拱月”布局,“点线面”联结,打造综合性的“目的地”。注重通过大数据对旅游进行精心管理,精准营销,流量监控,应急处理以及对运营调度、业态管理、食品安全等进行有效管理,让游客感受到有温暖、有品质、有尊严的体验。诗意栖居,旅行让人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和尊严,才能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产业就有生命力。(湖南东安唐明登)

地址:湖南省东安县行政中心八楼

联系人:唐明登      

电话:13874367733

相关阅读

旅游勇担消费引领的“火车头”

10374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