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桂东县做好“三色”文章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 2021-09-01 10:25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乡村旅游是彰显乡村文化魅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能有效实现乡村文化活化、保护与传承,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乡村旅游中得以延续。桂东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致力在打造“一极六区”中贡献桂东文旅力量、体现桂东文旅作为,充分发挥丰富的红色资源、独特的绿色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红绿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突出红色传承 发展红色旅游

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历史脉络清晰。据不完全统计,桂东拥有不可移动红色资源(含遗址、遗迹)上百处,经确认的主要红色文化资源有32处,包括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11处、市保7处、县保1处。这些红色遗址、遗迹是一座珍贵的红色文化宝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史的地方坐标,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是保护好,利用好。布局建设沙田红色教育基地,努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高地。完善全县红色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编制和打造县域内、大湘南和省际区域有影响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实施红四军普乐活动旧址群修缮工程、红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沙田万寿宫、沙田戏台、聚龙居、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文物保养维修工程,大力争取中央、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景区公共服务项目已经列入全省2021年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推动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培育好红色文旅人才队伍,构建良好红色文旅人才引进、培养和发展环境。桂东依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文化内涵,致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纪律文化、革命文化、廉政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红色培训产业。策划推出“寻伟人足迹、走红军步道、观实景演出”等红色培训体验路线。推出完善了第一军规之旅等“每日游”精品线路,让游客体验唱红军歌、着红军装、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看红军电影、听红色党课。

二是挖掘好,传承好。积极与桂东县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政协文史委、文史研究会等部门合作,多次就桂东县的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召开座谈会,就桂东县重大历史事件的规范性表述、红色历史故事的改编、红色项目的包装等方面进行座谈,目前以上几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关资料的编印和申报正在进行当中。今年7月,成功举办了“红色中国:百年革命文物图片联展暨百馆百展颂百年”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桂东•百年风云”图片展。并邀请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资深讲解老师为桂东红色旅游景点10余名讲解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讲解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桂东红色旅游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宣传好,推广好。利用桂东红色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吸收专业人才及有专长的民间人士,充分挖掘桂东“红色基因”实质精髓,进一步收集整理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文献资料、革命实物、革命烈士图片等,创作拍摄《规矩》等红色影视作品,编排一部红色剧目,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桂东历史》《桂东革命斗争史》等相关红色书籍。特别是围绕“第一军规”多种形式多手段宣传和展现“军规文化”和“纪律文化”,打造桂东特色红色品牌。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如开展讲红军故事、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活动,增加其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强化绿色引领 做强康氧旅游

桂东自然禀赋资源丰富,具体独特的生态优势。近几年来,桂东县重点发展康养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持续唱响“桂东山水氧天下”旅游品牌。旅游民宿作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业态和新热点,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重要途径。

一是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桂东民宿在全省都是名声在外。今年桂东全县共有民宿583家,原403家,同比增长45%,现有房间6962间,2020年房间数4568间,同比增长50.2%,现有床位数12903个,2020年床位数8918个,同比增长44.7%。每年的7-8月,前来桂东旅游避暑的住宿的人络绎不绝,民宿需求井喷,一房难求。近年来,长沙、广州一些商会纷纷到桂东来投资建设康养民宿,引爆了桂东康养避暑旅游的高潮。各种自媒体宣传桂东,人气爆棚,来桂东避暑成了一个“脍炙人口”的话题。

二是文化活动助力民宿发展。每年7—9月,前来桂东旅游避暑的人员络绎不绝,民宿需求井喷,一房难求。据初步统计,近三年全县旅游民宿产值平均每年达1.3亿元。为更好提升旅游服务能力,今年7月28日疫情暴发前,桂东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精心组织文艺晚会、送戏下乡、书画文化交流、红色图片展、太极拳培训、排舞等活动进乡村,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加入其中,参与活动的学习交流和节目的彩排演出,系列文艺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感受桂东人民的热情和文化魅力,切实提升游客来桂东避暑的体验感和愉悦感。

三是农活体验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加游客来桂东避暑康氧的参与性,有效拓展客源。组织游客开展体验农耕活动,开展抖糍粑、磨豆腐、采摘果蔬、鱼塘垂钓等活动供游客体验,打造农耕文化品牌;组织统一的康养休闲、娱乐、文化比赛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旅游民宿重点村的文化服务能力,让游客的民宿生活有所乐,有所学,有所悟。

四是特色文化打造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旅游民宿产业,今年涌现出了沙田镇贝溪村两家中高端民宿,并在民宿周边打造了以乡村美景和人文风光为主题的手绘美术墙,融合特色花卉苗木的网红打卡乡村道路,引得贝溪村车水马龙,游客纷至沓来。

发扬古色乡风 助力乡村旅游

文化遗产涉及古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民间工艺、表演艺术、礼仪习俗等多个领域,既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桂东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并融入旅游事业发展中,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链,助力桂东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一是整合玲珑茶制作技艺与桂东客家采茶调两个省级项目,借助玲珑茶制作技艺市级传承基地集传承、培训、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优势,融入桂东客家采茶调表演,打造含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品客家小吃和茶文化、客家文化、茶艺研讨等内容的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和茶旅研学项目。

二是充分发挥民俗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月六(桂东禾苗节)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的特点,整合“桂东十大碗”的地方美食特色,打造精品的“非遗+旅游”项目,切实加强游客的体验感和“舌尖上的美味”。

三是依托普乐陶瓷烧制技艺,引导传承人开发具有桂东特色的陶瓷类传统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让游客能够购买到心仪的陶瓷产品,同时依据陶瓷烧制的流程设置参观路线,让游客实地参观普乐土陶瓷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然后设置游客体验区,让游客亲自体验制胚、上釉、雕花刻花等流程,让游客在轻松愉悦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体验桂东乡村文化之趣。

桂东县做好“三色”文章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4240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