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县新闻

中法对话守护文明瑰宝“文博产业与文物保护”论坛在长沙举办

发表时间: 2025-11-05 09:42  

当塞纳河遇见马王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守护对话“破圈”上演。11月4日上午,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文博产业与文物保护”在长沙举行,活动由中国国家画院策展人张弦弛主持,特邀两国7位文博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推动中法在文博领域的务实合作与理念互鉴。

文化遗产是文明的基因、历史的遗珠,如何让蒙尘的珍宝在今天华光再现?专家们围绕文物保护、IP活化、空间延展、长效共赢几个关键议题各抒己见,进行深度交流与对话。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分享了马王堆汉墓文物五十年保护成果和最新发现,并介绍后续博物馆将利用深度无损检测、高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扫描等科技手段,持续开展数字重构修复与数字化存档工作,确保文物获得全方位、可持续的守护,构建起系统化的楚文化研究体系。

法国工业和手工业地理标志联合会总干事奥德丽·欧巴尔提出,地理标志体系可对地域特色产品 IP 进行权威认证,助力其更顺畅地开拓国际市场。她还以法国瓷器等手工业产品为例,结合这类产品在知识产权保护、技艺传承中面临的实际困境,与现场人士深入交流了具体可行的保护举措,包括构建支持网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政策立法及推进商标认证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路智勇重点介绍了馆藏唐墓壁画的保护利用体系。“智识引领提供方向,科技赋能提供工具,二者共同推动珍贵文化遗产从‘静态保存’走向‘活态传承’。”他提到,依托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博物馆已构建起从“异地迁移”到“展示传播”的全链条保护体系;其中,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与大空间算法打造的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更让观众得以“一步入画”,直观感受昔日的大唐风华。

法国尚蒂伊城堡总经理安妮·米勒则分享了古堡保护与运营的独特经验。她指出要积极拥抱科技转变,从3D精密扫描等新技术助力文物预防性修复,到数字藏品、线上虚拟展览帮助文物触达大众,再到年轻化、多元化、沉浸式的互动体验项目和特色文化活动激活古老建筑,应积极推广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的重要桥梁。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亚蓉首先分享了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与展示中的前沿实践。通过激光扫描、摄影测量等三维采集技术,三星堆博物馆实现了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跪坐人像等文物的虚拟修复与跨坑拼接。“观众既能看见真实的出土文物,也能欣赏文物对拼后完整的样貌,”朱亚蓉还特别提及“考古方舱裸眼3D展项”“都广之野”沉浸式展厅等项目,展示了科技如何让文物在数字世界“活起来”,重现神采。

巴黎—萨克雷大学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实验室主任菲利普·夏利耶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专业见解。他聚焦古病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强调基础科学研究能助力挖掘丰富信息、追溯历史真相。此外,他表示后续将与湖南省博物馆开展深入合作,并期待未来中法双方在相关领域开展更多交流。

文创是博物馆的活力所在。现场,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主任吴迪展示了《故宫日历》《故宫茶花家族》等爆款产品与精彩宣传短片,引得会场响起阵阵赞叹。“作为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纽带,故宫文创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架起人们跨越时空文明对话的桥梁,”吴迪分享道,我们既要保持历史的厚重感,又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故事,故宫正在探索更多跨界合作,让千年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这场跨越东西方的对话不仅展示了中法两国在文博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为未来的合作描绘了更清晰的蓝图。在文明互鉴的征程上,中法两国将继续携手同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守正创新,让人类文明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阅读

中法对话守护文明瑰宝“文博产业与文物保护”论坛在长沙举办

338422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