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文化地标】候选地标——南岳衡山(祝融峰等)

发表时间: 2018-04-24 19:32  

4月16日,湖南十大文化地标推选活动投票通道正式开启,目前已进入网民投票阶段,为更好地呈现每个文化地标的特色,“文化湖南”将陆续推出50个候选文化地标的专题报道。为支持您心目中的“文化地标”,请关注“文化湖南”微信公众号。



衡山雪霁初晴图


衡山祝融峰


会仙桥(道家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


一、文化内涵:宗师辈出,文脉千年


宗教圣地   宗师辈出


1700年前,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个主流宗派上清派创立于南岳衡山。1500年前,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慧思大师来到衡山,开山建寺。1300年前,中国南禅宗在南岳衡山衍生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后远传至日本、韩国、朝鲜各国,史称“五叶流芳”。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集中国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之大成。其儒佛道共存一庙,和谐相处,绝无仅有。南岳环山数百里,寺、庙、庵、观众多,曾被历代帝王赐封的得道高僧有36位。


文化高地   文脉千年


自唐宋至清,南岳书院林立,其中南岳书院为唐代宰相邺侯李泌之子李繁所建,是全国最早出现的民间书院,可谓书院文化的源头。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等纷纷来此研习、讲学,衍为湖湘学派。在南岳,儒学、玄学、禅学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促进,王夫子在此吸取理学文化,批判两种唯心观,成为当时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就最高的哲学巨人。唐宋以来,南岳共留下了400多处摩崖石刻,诗词歌赋一万余首。自唐以来,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张居正、王夫之、魏源等历代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人墨客等历代诗人、学者、名道、名僧在南岳留下丰富而典丽的山水名篇,为山川生色,祭祀文化、儒家文化、福寿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名人文化组成南岳文化雄浑的脉跳,是文化传统交汇与传承的“文明奥区”。


二、影响认可:心灵福地,心驰神往


江山社稷象征:南岳衡山与其它四岳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江山社稷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4000多年前,就纳入了华夏民族祭祀和教化的体系,有确切记载的国家祭祀历史有2600多年、106次。早在西周,南岳衡山就已建祝融君祠,人们不远千里前来对山神顶礼膜拜。唐玄宗于天宝年间敕封南岳山神为司天王,又将神庙改称司天霍王庙,确立衡山神的地位。


历朝历代每年在这里举行“庙享”,加之民间的祭祀求寿,形成了定时的香火期,延续至今。自唐代以降至清末,历代皇帝遣使来南岳祭拜的,据不完全统计达115次之多。古往今来,衡山成为百姓祈寿的圣地,至今每年前来南岳朝圣进香的人达数百万之众。此外,南岳的道家养生文化,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影响。


三、时代纪录:际遇宝地,际会风云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这里先后召开了三次军事会议,留下了忠烈祠、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何公馆、神秘山洞等遗址、遗迹和文物。南岳成立了佛道救难协会,为近代中国佛教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抗战时期,由于不少军政机关和大专院校搬迁到南岳,一时“行宫”“别墅”林立,在古镇周围兴建了专科大学、医院、宾馆、旅行社等,交通得到开发,商市空前繁荣。


南岳建区以来,充分利用文化与自然资源,推出系列丰富文化活动。打造了九届中国国际寿文化节,中华万寿大鼎驾鹤峰惊世亮相,阿迪力凌空飞渡世界最长钢索,佛教晚会首开全国先河,国际道教论坛、千年佛教论坛凝聚世界目光,南岳庙会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南岳星空节不断巩固南岳“中国南方最佳观星地”品牌,茶文化节加快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各类活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南岳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文化为灵魂,推出一批新的旅游精品线路,实施一批修缮与提质改造工程,建设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天子山火文化园、忠烈祠陈列馆、中正图书馆、万寿广场、金月水库文化艺术中心、南岳书院、省心山庄等一批文化工程的新建与改造将陆续完成。南岳朝着创建“景点依托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断发力。


【文化地标】候选地标——南岳衡山(祝融峰等)

103330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