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文化人】敬佩!寻霖:专注古籍整理三十载

发表时间: 2018-05-03 15:41  


又是一年劳动节。我们歌颂劳动,提倡奉献,致敬那些用勤劳双手和点滴汗水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采的劳动者们。


习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中,三湘四水的广大文化工作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一己所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兴盛努力书写新篇章、绘就新辉煌、奏响新乐章。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文化湖南特专题推出“文化人”栏目,向所有奋斗在新时代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今天,我们重点向大家推介湖南图书馆研究馆员寻霖。



寻霖在古籍阅览室查阅文献资料


湖南图书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名人家谱


68万册古籍线装书的编目,6万册家谱的搜集,150万册古籍的普查……湖南图书馆研究馆员寻霖带领几名同事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这些浩繁而琐碎的古籍整理工作。


古籍的编目工作异常繁琐,湖南图书馆馆藏的几十万册的古籍作品中,许多未标注作者与版刻年代,需花大量时间考证。这种常年累月的整理工作单调枯燥,又累又脏,但寻霖却乐此不疲。有一次,他在一叠抄稿中找到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搔首问》和《识小录》,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这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有古籍整理只能在库房内进行。那时的库房工作条件较差,夏天热,冬天冷,光线昏暗。“书上都蒙了一层厚厚的尘灰,一翻到处是灰尘。”寻霖记得,每天下班后走出库房,“吐出的痰都是黑的。” 久而久之,他的眼睛也高度近视,有1300多度,鼻梁上架着一副镜片厚实的眼镜。


在寻霖的建议下,湖南图书馆于2001年成立了“湖南省家谱收藏中心”,对民间家谱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科学性研究。为了搜集珍贵家谱,寻霖曾有一个习惯保持多年:每周六清晨5点起床,拿着手电筒步行半小时,到清水塘古玩市场的旧货早市“淘宝贝”。有一次,他在早市中发现了18本宁乡“南塘刘氏”家谱,竟是刘少奇家族的谱本。经过10多年的搜集,如今湖南图书馆共藏有家谱6千余种、6万余册,其中不乏大量名人家谱,数量居全国前列,已成为重要馆藏之一。


31年一晃而过。寻霖完成了《湘人著述表》《湖南刻书史略》《湖南氏族源流》等著作,被评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湖南图书馆特聘专家。


“人生短暂,三十年而做一件事,人或笑我痴,我却幸其事。”在寻霖的一篇自我总结文章中,他如是写道。

相关阅读

【文化人】敬佩!寻霖:专注古籍整理三十载

103329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