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第一次申遗落选 湘绣改名再冲击遗产名录

发表时间: 2006-02-07 00:00  


湘绣著名作品:宋庆龄结婚时用过的湘绣花鸟条屏复制品,湖南省湘绣研究所1997年绣制


湘绣著名作品:《罗斯福总统绣像》,1933年长沙锦华丽绣庄绣制,现藏美国亚特兰大市小白宫博物馆

据了解,市政府已决定将湘绣申报主体由捞刀河镇政府改为“长沙市人民政府”,同时将项目名称由原来的“长沙(沙坪)湘绣”改为“湘绣”,重新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申报材料已于春节前呈报给了国家文化部。

去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开始对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进行公示,“四大名绣”中,苏绣、蜀绣、粤绣均入选,惟独少了湘绣。湘绣落选在省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相关职能部门、民间组织、湘绣企业、专家纷纷积极行动,为湘绣鼓与呼。

据了解,湘绣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的重要原因是:当初以湘绣的发源地———沙坪(今开福区捞刀河镇)当地政府为申报主体,可今天的湘绣企业已经遍布整个长沙市,捞刀河镇难以利用市内一些企业的涉及知识产权的丰富资源,导致申报材料未能充分反映湘绣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社文处处长冉晓偶介绍说,湘绣项目未能列入公示名单,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13日,市政府向文化部呈报了《关于申请将湘绣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的函》的请示,决定“以市政府为申报主体重新申报”。接着,市文化局在公示期结束前,集合专家力量,整理了一份湘绣申报补充材料,上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补充材料整合了长沙地区的湘绣资源,采用了省湘绣研究所、湖南星沙湘绣城等知名企业的成果。报告还做了三点重要变动:

一、为了使申报项目名称更科学,项目名称由原来申报的“长沙(沙坪)湘绣”改为“湘绣”;

二、重新申报的主体改为长沙市人民政府,主要是为了将长沙地区的整个湘绣产地及其资源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整合各方面保护力量,加大保护力度,以便使湘绣这一支文化珍品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三、由于申报主体升级,因此项目负责人也由分管申报工作的市领导担任。报告充满感情地提到,湘绣源于长沙,兴于长沙,历史悠久,是公认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瑰宝。遗产推荐名录的公示期为30天,公示期后,评审委员会将对公示项目进行复议,随后正式公布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公示期已经结束,湘绣冲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能否成功,很快可以见分晓。

(来源:长沙晚报)

第一次申遗落选 湘绣改名再冲击遗产名录

103363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