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神仙就在这里住”

发表时间: 2006-02-10 00:00  

岁末年初,天寒地冻。走进位于索溪河畔的索溪峪土家族乡,却感到春意盎然。驱车行驶在五米来宽的高等级炒砂油路上,两旁是大片大片的黄金梨树和红提葡萄架,山边有着错落有致、统一风格依山就势而建的新民居,房前屋后,翠竹青青,菜地泛绿,看家的狗儿在庭院前安闲度步,成群的鸡鸭在栏中欢叫,昔日破旧的老木屋再也寻不到半点踪影。

随行的乡长周迪光给我们介绍,索溪峪土家族乡地处著名旅游胜地武陵源的东大门,过去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随着张家界旅游业的一步步升温,索溪人依靠旅游经济的带动,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他们紧紧围绕旅游市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近几年来,全乡共发展了1500亩烤烟、1000亩反季节蔬菜、500亩黄金梨、200亩红提葡萄和2个特色养殖基地,还开发了粉丝、葛粉加工和石树花木盆景等新兴产业。同时,乡政府引导、培训农民直接服务旅游市场,仅2005年就先后组织了800多人次参加各类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目前,全乡旅游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著名景点黄龙洞所在地河口村,2005年集体经济年利润达9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多元。村支书毛志国开着私家车带着我们到小康新区转了一大圈,他告诉我们,这里是该乡除双峰小康示范村之外的又一示范村,目前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已有34户入住,预计到二期工程完工,整个新区将接近60户。

虽是寒冬,索溪河道中几十台挖土机沿河而下,不停地舒展铁臂清理河道中淤积的沙石。周迪光乡长介绍,武陵源区政府计划投资3.4亿元,用五年的时间,对索溪河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后的索溪河,将变成集山水景观、沿河风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景观主轴线,成为武陵源一道全新的风景线,也将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小桥、流水、人家,都说张家界顶有神仙,只怕到时神仙也要下山了。”说到这里,乡长爽朗地笑了起来。

早就听说索溪峪土家族乡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果然不出所料,当我们到达乡政府大礼堂时,30多名村姑村妇正在加紧排练节目,她们统一着装,三棒鼓打得不那么熟练,却也有模有样。乡文体站站长邓学成说,这支腰鼓队于2003年成立,平常除打腰鼓外,她们还自导自演一大批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节目,在重要的节日和活动时进行演出。逢“五一”、“十一”黄金周,这些村姑村妇还走进景区义务为游客进行演出。另外乡里还组织了花灯、龙灯、阳戏剧团等,乡党委乡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礼堂里的表演唱《十唱索溪新面貌》仍在继续,看到演员们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们想,再过一个五年,春色满园的索溪河一定会让她们笑得更加灿烂。

(来源:红网-湖南日报)

相关阅读

“神仙就在这里住”

103362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