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省财政厅: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着力支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表时间: 2009-04-10 00:00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作为实施“弯道超车”、加快富民强省战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财政部门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按照全面提升湖南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发挥财政导向功能,支持和促进旅游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产业较快发展

近年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方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突出扶持重点,加强财政监管,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产业较快发展。

(一)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大了投入力度。一是连续多年增加预算内投入。2008年,省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6120万元(含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景区建设经费、旅游设施因灾受损重建资金等),比2005年的1870万元增长2.27倍。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逐步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汇报,向中央申报旅游发展基金项目补助经费。2001—2008年,中央共安排我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项目72个,下拨补助经费5140万元。三是严格督促市州投入到位。目前,我省14个市州都设立了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正在根据《湖南省旅游条例》的要求,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扩大资金投入规模,扶持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二)注重强基础、谋长远,突出扶持重点。一是大力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完善了以省级旅游规划为总纲、以市县区旅游规划为框架、以旅游区点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体系,为我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推动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去年以来,我厅会同省旅游局,集中安排资金,重点支持优秀旅游城市和5A级景区的游客中心建设,并对创建4A景区的地方、全省规划中的精品线路建设给予积极引导和扶持,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吸引了社会投资,放大了财政资金引导效应。三是大力支持旅游市场开发。省财政连续五年安排入境旅游奖励资金,总额达1200万元,支持我省旅游企业开拓境外市场、优化客源结构。去年我厅会同省旅游局,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印发了《湖南省入境旅游奖励办法》,归并了部分奖项,适当提高了奖项标准,使入境旅游奖励资金更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省财政和长沙市财政共同设立了湖南省国际航空发展专项资金,先后支持开通了长沙—大阪、长沙—台北的航线,提高了高端游客的可进入性,吸引了境外旅游业界对湖南旅游的高度关注,为客源结构调整带来了新契机。目前我厅正会同省政府口岸办研究对以上两条新开航线的补助方案,力争充分发挥新航线对扩大入湘旅游的推动作用。此外,省财政还切实保障旅游宣传活动的经费需求,支持旅游部门参加一系列针对境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促销展会、在主流媒体上发布旅游广告,提升了湖南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大力支持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省财政对旅游12301热线信息咨询工程、全省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给予了积极支持,并认真落实省旅游质监管理机构作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供给政策,加强其执法能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了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大力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省财政将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纳入预算基数,用于支持编制红色旅游规划、建设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等。2008年争取了中央国债专项资金、国家旅游发展基金2950万元用于平江起义旧址、湘南起义纪念馆、伟人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项目;支持举办了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平江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自从去年我省文博单位(大部分为红色旅游景点)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来,省市财政部门专门研究制定了补助政策,提高了财力保障水平,增强了上述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促使我省红色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公益性作用,我厅与省旅游局共同制定了旅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资金使用方向,严格规定了项目申报内容及申报程序,增强了财政支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并对项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次督查。我厅还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统筹利用规划、扶贫、环保、培训、基建等各种专项资金,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综合效益,显著改善了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和接待条件。

二、积极应对,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部署安排。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投入、管理、服务、协作等职能作用,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旅游业充分发挥拉动投资、提振消费、吸纳就业的功能。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支持旅游扩内需。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旅游总需求暂时疲软,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基本环境没有改变,国内旅游需求仍然稳定增长,是扩大内需的主要领域之一。今年省财政将积极支持旅游部门创新营销手段,通过举办“湘景•湘游—湖南人游湖南”系列主题活动,发放百万旅游消费券,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开展“湘景•相约-中国人游湖南”等省外促销活动,继续扩大我省旅游业的影响力,力争保持全省旅游业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推动实现今年旅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的目标。

(二)发挥财政导向功能,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支持旅游发展的思路,认真研究并明确政府投入的使用范围和方向,突出重点,加大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无偿补助、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大力支持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近期省财政将落实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增加安排旅游宣传促销资金和项目贴息资金,还将会同省旅游局选取资源条件较好、对我省旅游区整体开发具有较强带动性的旅游项目加以推介,并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提升重点旅游区的竞争实力。

(三)抢抓机遇,大力支持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省财政将支持有关部门抢抓机遇,扩大招商,开发和包装一批旅游大项目,利用港洽周、中博会、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等大型会展平台,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跨部门、跨行业来我省投资兴办旅游业,促使国内外资本和管理资源向我省旅游业不断集聚,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四)支持打造旅游精品,整体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首先要推动加强旅游项目建设的计划性。对旅游景观的开发和建设,要在资金、客源、生态、文化品位、社会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权衡,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防止低水平、低品质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其次,注重推动增强地区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争取做到旅游景点连线、连片的发展和开发,推动省内、跨省的旅游区域合作,形成优质旅游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经营要素在区域内合理配置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避免地区分割、各自为政,从整体上推动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五)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财政全程监督管理机制,突出对项目资金的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监督,坚持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市场监督相结合,坚持追踪问效,及早建立针对旅游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相关阅读

省财政厅: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着力支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03350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