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娄底:实施项目带动 壮大旅游产业

发表时间: 2009-04-10 00:00  

娄底市人民政府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为主线,加强政府主导和宏观协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市旅游业克服种种不利影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44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6亿元,分别增长 29.3 %和 29.6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了协调机制。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政府主导,重点抓好宏观引导、发展规划、基础投入、市场监管等工作,不断完善了统筹协调机制。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多次前往旅游景区考察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的重大问题;全市旅游发展引导资金在2007年200万元的预算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旅游经济目标分值提高到6分,并依据《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对各个县(市、区)政府进行旅游专项考核;出台了《关于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决定》、《旅游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旅游投诉处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文件,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全市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发展合力。

二是优化配套条件,加强了基础建设。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打造全省文化与旅游休闲基地的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交通方面,启动了二广高速娄底段、娄新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了通往紫鹊界梯田、曾国藩故居、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公路改造,新建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秦人梯田、曾国藩故里等景区景点的连接公路。完善了重点景区通水、通电、通信等配套工程,改善旅游服务软硬环境。在规划体系方面,我市编制并评审通过了《仙女寨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涟源市旅游总体规划》,正在着手修编《娄底市旅游总体规划》。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塑造旅游新兴目的地形象。2008年11月,我市顺利通过了省检。

三是突出项目重点,加快了旅游开发。我市坚持把项目包装、项目建设、项目招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项目建设方面,我市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将紫鹊界秦人梯田景区、龙山飞水涯漂流建成了初级旅游产品并投入市场。努力开展曾国藩故里和梅山龙宫创4A级景区、波月洞创建3A级景区的各项工作。在项目招商方面,山西银焱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曾国藩故里的旅游合同,分期投资5亿元。华天集团签署了投资达10亿元整体开发新化紫鹊界秦人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梅镇旅游集散中心的框架性协议。积极争取投资达1.68亿元的中南礼品城项目落户娄底。在扩大内需的旅游基础项目申报过程中,我市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基础项目,顺利报送国家有关部门。

2009年,是我市旅游业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变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关键之年。我市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全局,按照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消费”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弯道超车”的战略部署,围绕“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打造全省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创建全国新兴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以项目带动为主线,夯实发展基础,加速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强化保障措施,促进旅游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不断壮大娄底旅游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湘中旅游板块。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项目带动为主线,不断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是促进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变的有效载体。在项目建设中,我市将优先实施项目带动,把旅游资源开发做为旅游发展的引擎。在项目包装和申报方面,继续跟踪落实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秦人梯田和曾国藩故居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围绕“打造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目标,积极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全省“251”旅游项目建设工程,高标准包装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项目。在项目招商方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争取华天集团与新化县政府签署正式协议并落地运营;大力推介湄江景区、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波月洞景区;加快曾国藩故里旅游区项目进度。在项目建设方面,以狠抓等级景区建设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中心工作,争取梅山龙宫、曾国藩故里创4A等级景区、波月洞创3A等级景区通过评审;新建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形成以点带面、点线串联的大旅游格局。

二是以政府主导为推力,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基础。政府主导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在旅游交通建设方面,加快二广高速娄底段、娄新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新怀高速和娄衡高速的开工建设,加速通往重点景区的提质改造。在政策保障方面,出台《关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增加引导资金,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管理机制上的改革。在旅游促销方面,进一步完善旅游宣传的基础资料,在长沙、广州等地开展有声有色的市场推介活动,精心组织旅游专列到娄旅游。在行业管理方面,积极宣传贯彻已实施的《湖南省旅游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加强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许可和责任制,全面推广旅游诚信体系的使用,做好旅游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增强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树立健康、文明、安全、诚信的旅游新形象。

三是以融合文化为重点,不断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观是文化载体。我市将深入整理、充分挖掘、有序开发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曾国藩故居为基地,做大做强曾国藩家教文化;以紫鹊界国家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充分展示以蚩尤、张五郎为代表的梅山文化,重点策划运作好“梅山古韵”这台戏;立足发挥我市书画之乡、武术之乡的优势,运用艺术手段,赋景观以文化内涵,对旅游资源进行艺术处理,不断丰富我市旅游文化产品内涵,以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品位,吸引游客眼球。加强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重点培育一批旅游农业企业;加强旅游与工业的结合,注重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突出培育涟钢、世界锑都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加强旅游与三产其他产业的结合,繁荣消费市场,以旅游促进人流、物流和其他产业的消费。

四是以创优工作为总揽,不断健全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围绕创建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健全和完善产业各要素的整合。重点做好《娄底市旅游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立足于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不断拉长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以精品促动乡村休闲旅游和其他产品市场;加强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加快落实中南礼品城的建设,提高旅游购物的市场份额;制定扶持高星级旅游饭店政策,以高星级推动服务整体质量;加强旅游交通服务,加快旅游公路和停车场建设;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培育特色餐饮品牌;丰富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娱乐文化,打造完善娱乐一条街;推进旅游各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加速提升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比重,实现全市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阅读

娄底:实施项目带动 壮大旅游产业

103350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