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益阳: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表时间: 2009-04-10 00:00  

益阳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大力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08年全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特点

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 858.6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0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26亿元,增长70.92%;接待入境旅游者4.76万人次,增长58.68 %;创汇1200万美元,增长30.9%;实现旅游总收入48.20亿元,比上年增长70.05%。旅游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政府主导坚强有力。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创建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要求各级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将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相关市级领导。同时,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定期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会商。二是完善了工作措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旅游产业考核评比实施办法》,在税费、贷款、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大了财政投入。200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的旅游专项资金达到20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各区县(市)均安排了一定的旅游专项资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本得到保障。如“山乡巨变第一村”项目财政投入4000多万元,安化茶马古道、黄家湖、会龙山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过亿元。

(二)产品建设加快推进。2008年,我们重点抓了三大产品的开发建设。一是山乡巨变第一村。目前该景点已经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第一品牌,正朝着国家级乡村旅游品牌迈进。二是黑茶文化旅游项目。实行黑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整合安化茶马古道和与黑茶种植基地、传统工艺、采茶品茶等不同形态的资源,将其赋予旅游的功能和要素,高起点打包成为黑茶文化旅游专项产品。三是旅游线路开发。规划设计了集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于一体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线路,邀请长沙、常德、张家界旅行社进行了考察踩线,推出了我市第一条2日游精品线。同时,积极招徕长线游客进入益阳,加大了益阳与长沙、张家界的旅游合作。

(三)促销活动丰富多彩。为打造旅游品牌,我市采取“政府营销城市、企业营销产品”的新模式,积极组织开展了旅游宣传促销。一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征集旅游形象口号、设立旅游形象广告、制作旅游电视片、选拔旅游形象大使、印发旅游宣传画册、举办旅游推介会等多种形式,营销城市旅游形象。二是旅游企业通过举办宣传活动、编排旅游线路、散发旅游资料等途径营销旅游产品。去年全市举办各类旅游促销活动10多次,并精心组织参加了韩国首届高尔夫博览会、郑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促销活动。

(四)行业管理不断加强。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和旅游行业标准,全面加强了旅游规划、景区景点、星级酒店、旅行社等行业管理工作。组织专家完成了山乡巨变第一村、益阳三国古城等项目的规划论证。按照等级景区、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景区、酒店、旅行社进行年检复核。严格旅行社质保金和旅游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导游管理,实施电子委派,依法受理和处理投诉,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完善旅游应急管理,确保旅游行业管理得到全面加强。认真落实《旅游统计管理办法》,强化旅游统计目标管理责任制,旅游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五)创优工作扎实推进。为加快创优步伐,我们调整了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充实了部室工作人员,优化了目标责任管理,增拨了创优经费,加大督促检查、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创优工作。去年,我们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初审组的评定。

二、2009年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工作重点

2009年,我们将围绕建设长沙至张家界旅游线路中转地、全省旅游休闲地和旅游观光地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旅游精品开发和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主要预期指标是:力争接待国内旅游者978.87万人次,增长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5.57亿元,增长17.58%;接待入境旅游者5.34万人次,增长12%;创汇1511.40万美元,增长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68亿元,增长17.45%。以“三地”、“三抓”为工作重点:一是全力做好长沙至张家界旅游线路中转地建设。寻求区域合作,积极融入长张线,以中心城区周边景区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地接工作和市场促销力度,吸引长沙至张家界旅游线路中的游客到益阳旅游休闲观光。二是加大创建全省旅游休闲地工作力度。利用3+5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契机,积极对接长株潭,充分利用环洞庭湖旅游平台,发挥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奥林匹克公园等健身旅游资源和五乡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推进休闲产业发展,全面开展创建全省旅游休闲地工作。三是努力塑造全省旅游观光地形象。充分发挥益阳山水生态优美、山体和水体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重点打造以雪峰山为主体的雪峰风光带、以南洞庭湖湿地为主体的洞庭风光带,加大风光带重点景区建设力度,打造一批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抓规划:按近、中、长期目标,根据益阳创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求,认真做好整体规划和发展详规,严格实行各类旅游规划编制立项报批、专家评审、政府审定制度。抓项目:将2009年作为旅游项目建设年,以基础设施、景观景点等项目建设为主体,积极融入全省“251”工程,全面启动益阳市“2151”工程。抓推介:利用各种媒体和节庆活动,抓好益阳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进一步提升益阳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和忠诚度。

三、主要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益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要进一步强化市、县两级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合作和社会联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各区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管理考核。

2. 加强宣传促销,扩大旅游市场。扎实抓好国家法定假日市场开发工作,制定出台《益阳市旅游宣传促销奖励办法》,加强境内外促销。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市内联合促销、著名电视栏目营销和航空营销。努力拓宽周边旅游市场,开拓省外旅游市场。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指导各区县(市)及相关旅游单位搞好全年相关旅游节庆活动。

3. 抓好重点建设,打造核心产品。尽快启动全市旅游“2151”工程,确保安化茶马古道成为国家投资项目,力争南洞庭湖和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打捆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笼子。将梓山湖公园及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完善旅游项目库,抓好全市八个重点项目的策划与包装。全力打造核心景区,积极创建等级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继续抓好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三点一线”旅游产品开发。大力推进长沙、益阳、张家界三市旅游合作,力争把益阳纳入长沙至张家界的常规旅游线路。积极开展A级旅游景区(点)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质量等级复核和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旅游争资立项工作,全年争取国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争取游客中心1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到位。

4. 规范行业监管,提升管理水平。宣传贯彻《湖南省旅游条例》和《旅行社条例》,积极稳妥地开展旅游饭店创星评星工作,加强服务质量的跟踪检查和安全生产监管,认真组织开展文明示范窗口和岗位明星、能手创建与评选活动。建立全市旅游市场投诉台帐,完善质监所档案资料,抓好湖南省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导游年审、培训和跟踪服务工作,建立导游台帐,完善导游电子档案,继续抓好导游电子委派和持证上岗。

相关阅读

益阳: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10335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