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旅博会做推手,让“湘”字号走出国门

发表时间: 2010-07-27 00:00  


省旅游局局长杨光荣。图/记者陈勇

临武的鸭、东江湖的鱼、辰溪的牛肉……数百种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商品将在今年9月份大“集结”,在2010中国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旅博会)上集体亮相。同时,旅博会还面向国内外的旅游商品设计爱好者,征集具有湖湘文化内涵和湖南地域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文化艺术品,并拿出40万元来重奖设计达人。

这一消息发布以后(详见本报5月11日C4版),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纷纷来电询问怎么参加,同时,还有外省的旅游商品商人,也希望到湖南来掘金,而且对未来跟湖南旅游业界的合作充满期待。旅博会给湖南旅游带来了什么?又将改变什么?昨日,湖南旅游局局长杨光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继湖南旅游产业过千亿大关后,旅博会为结构优化提供了“第一推动力”。本报记者戴丹 邓蓉 长沙报道

购物是“短腿”,但“家底”丰厚

记者:湖南首次举办旅游商品博览会,办展的初衷是什么?目前,我省的旅游购物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

杨光荣:我们举办旅游博览会的目的在于,全方位集中地展示湖南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分散、单一、品质不高,购物一直是我省旅游产业的“短腿”,目前只占了旅游总收入的22.48%,还不到四分之一,低于浙江、海南等兄弟省。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旅游商品种类、质量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另一方面,“短腿”也不等于没有产品。湖南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临武的鸭,东江的鱼,辰溪的牛肉;湘瓷、湘绣、菊花石……门类不少,就是没有集中。

旅游购物占产业总收入比值不高,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湖南要率先突破,希望通过本次旅游博览会来改变这个格局,把“短腿”做长。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1/3的比重,达到我们国家目前比较发达的旅游省份的水平。

让“湘”字号走出国门

记者:上海世博会将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本次旅博会如何与世博会对接?

杨光荣:其实,湖南的旅游资源丰富,湘烟、湘酒、湘茶、湘绣、湘瓷、湘莲、湘西银饰、菊花石等一批湖湘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驰名中外,深受游客喜爱。

本次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不仅要让这些知名的旅游商品进行一次集中展示,参展商、摆客和民间艺人也会把湖南深厚的民间艺术带到展会现场,其展示的目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还应该走向国际市场。

欢迎全国客商的参与

记者:2010中国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举办后,是否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我们的招商对象,是否主要针对湖南的旅游客商?

杨光荣:作为湖南省首次举办的旅博会,展会将是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机最好的一次旅游商品展示和交易的盛会,不仅仅是旅游商品的展示,还将汇聚湖南的民俗表演和湖南的美食。

我可以肯定的回复说,这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次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我们将会把这个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具体是一年一次,还是两年一次,这还需讨论后再决定。

我们办展的目的,是为展示湖南的旅游商品打造一个平台,同时,我们更看重整个湖南旅游商品产业链条的打造。我们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创意,欢迎各地的制造商加盟和传授经验,还希望通过这次博览会,鼓励民间研发旅游商品的创新积极性。

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展会,尽可能汲取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意、整合资源,既能挖掘、展示、宣传、推介湖南省最富市场潜力的旅游商品,又能推动我省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繁荣和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省旅游业做大做强。

重奖旅游商品设计创新者

记者:您提到了激励民间创意的话题,那么对于参与展会的旅游商品设计者,会有什么奖励措施?

杨光荣:在前两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已经同步启动了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本次设计大赛以“湖湘情”为主题,以创新为目的,面向国内外的旅游商品设计爱好者征集具有湖湘文化内涵和湖南地域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文化艺术品。

旅游商品在设计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设计来提升质量,通过博览来集中展示我们的旅游产品。省旅游局对每一件设计作品和商品都将高度重视,将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让所有参展的商品都有一定的展示空间,让别人来了解和认知。同时,也欢迎设计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现场展示作品。

组委会将组织“优秀参展旅游商品评选”活动,8月份,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奖,评出金奖作品6个,银奖作品10个,铜奖作品20个;优秀旅游商品奖、组织奖和展台奖将产生奖项共59个,奖金共计40万元。同时,还将对最具湖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给予支持和扶持,加快优秀旅游商品的市场化进程。

相关阅读

旅博会做推手,让“湘”字号走出国门

103347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