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熊健副局长带队开展乡村旅游“3521”创建工程相关标准试评工作

发表时间: 2010-11-09 00:00  


熊健副局长在彩陶源村铜官窑遗址公园建设现场考察

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省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省政府决定于今年启动乡村旅游“3521”创建工程,计划自2010年起3年内,在全省培育建设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和10000个乡村旅游区(点)。为此,省旅游局初步制定了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名镇和特色旅游名村创建标准。为进一步检验和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1月2日-4日,省旅游局熊健副局长带领产业发展处,对望城县的铜官镇及彩陶源村,隆回县的虎形山瑶族乡及学堂湾村等乡村旅游地区开展标准试评打分调研活动。

熊健副局长重点考察了望城县的彩陶源村和铜官镇。彩陶源村内有长沙铜官窑遗址,全村紧邻湘江,乡村田园风光优美,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铜官镇历史悠久,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近年来,望城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战略,打造靖港古镇,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铜官古镇、乔口古镇等工程,乡村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熊健副局长对长沙市及望城县的旅游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市县两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发挥优势,增强发展紧迫感。全县特别是铜官镇、彩桃源源村等创建单位要以创建“3521”乡村旅游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改造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铜官窑遗址考察游和乡村旅游是望城湘江沿岸的金子品牌,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望城要进一步立足市场,发挥优势,做足、做活文章。要通过重点和优先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种、养、制陶等其它产业发展,加快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

11月3-4日,产业发展处黄可处长一行对隆回县虎型山瑶族乡和寺门前镇学堂湾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虎形山瑶族乡民俗风情独特,境内具有古树群、石瀑、峡谷、梯田等旅游资源且禀赋品质上乘,生产生活呈现出原生态且保存完整,具备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吸引力,是一块尚待规划和开发的璞玉。产业处对虎形山乡以及魏源故里学堂湾村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解,并结合“3521”强县、名镇、名村试评标准展开了讨论评议,指出隆回县目前处在旅游产业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加强保护,科学规划,在大交通问题解决前大力招商选商,走市场化的道路,加大投资力度,高规格高档次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培育好旅游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沙市旅游局、邵阳市旅游局局长以及县、乡政府负责人陪同考察调研,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就“3521”创建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此行调研考察之后,“3521”创建工程的各项创建标准及实施细则将于近期确定公布,3521创建工作将在全省全面铺开。

相关阅读

熊健副局长带队开展乡村旅游“3521”创建工程相关标准试评工作

103346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