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岳麓山风景区将在3年内完成名人墓葬墓修缮工程

发表时间: 2004-06-14 00:00  

今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即将启动黄兴墓修缮等工程,力争在3年内全部修复和修缮岳麓山上的墓葬。昨日,长沙市政协对《关于岳麓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提案进行重点督办,有关部门明确答复,将进一步挖掘岳麓名山文化内涵,营造更好的游玩环境。分期分批修复好墓葬()

在昨日的提案督办会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表态,即将启动黄兴墓修缮等工程。黄兴墓建于1917年,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占地面积1913.6平方米。墓上建有方型墓塔,以整块花岗岩琢成四棱型,通高11米;墓碑四周砌以石柱、铁栏围护,庄严肃穆,气势雄伟。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黄兴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风吹雨打,黄兴墓目前已露出陈旧迹象,重新修缮势在必行。据了解,今年内,岳麓山还计划启动蔡锷墓、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禹王碑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在实地考察黄兴墓、蔡锷墓、蒋翊武墓、长沙北伐阵亡将士墓群等多个近现代革命先烈的墓葬现状后,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建辉要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要牢固树立文化立山的理念,协同文化、规划等部门做好墓葬修复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分批进行,力争3年内全部修复和修缮岳麓山上的墓葬。岳麓山管理逐渐步入制度化()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是他们难以管理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原因。”长沙市园林局负责人在年初提案现场办案会上提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自1990年颁布实施10多年来一直未作修改,《办法》原则性规定多,规范性、程序性规定少,处罚力度小,给实际操作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昨日的提案督办会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负责人透露,《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在长沙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计划今年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表,修改工作现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已完成《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修改初稿。对风景区的行政执法工作,该局制定了一系列执法制度,使风景区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同时,决定成立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协会,由驻风景区各高校、有关部门和区、村、街、场组成协会的理事单位,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管理格局。

岳麓山将增补6处市级文保单位

昨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最近长沙市文化局已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增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请示》,岳麓山有6处在申报之列。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长沙市文化局结合长沙市政协委员所提交的提案要求,为岳麓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与岳麓山公园管理处一道,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保护现状;组织历史、文物、考古和建筑等方面专家,对岳麓山现有文物存量进行了全面普查,新发现了一大批文物资源,并择其重要者于今年初公布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另外,还依托有关文史专家,对岳麓山的历史及民俗进行了稽考,查录了相关典籍及史料,进一步了解了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长沙市文化局建议,结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根据“文化名山”的定位,加快制定《岳麓山保护规划》。规划在整体上要按照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要求,明确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及其技术参数,分层次实行控制性保护,保持和恢复原有历史风貌;对各文物单体,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制定保护详规,保证各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在《岳麓山保护规划》确定之前,对文物本体的保护项目外,建议其他建设暂停。

相关链接: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15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范围35.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22.68平方公里。其范围东至橘子洲以东湘江东岸,西至桃花岭西侧山麓,南至后湖-寨子岭南缘,北至龙王港-咸嘉湖一线。 风景区内现已有由各级政府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28年,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处,另有一批当地近现代教育界名流、抗战英烈墓葬,文物存量十分丰富。儒、释、道三家一体众多名人墓葬和遗迹,构成了岳麓山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特色。

岳麓山风景区将在3年内完成名人墓葬墓修缮工程

103372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