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

通道侗族自治县探索旅游综合改革
实施旅游产业扶贫

发表时间: 2016-05-03 00:00  

  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以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依托文化生态优势,坚持党建总揽、旅游引领、项目带动,做大做强侗寨旅游与休闲农业两大经济板块,推动实现旅游与扶贫融合发展,努力走旅游经济助农增收的产业扶贫路子。

  一、因地制宜找“奔头”

  一方面,以“创建4A景区”为龙头带动全面发展。以创4A景区提质项目为抓手,引导各类资源、资本、智力向景区聚集,打造集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山水观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旅游产业增长极。先后实施侗寨景点化、生产生活景观化建设,提质景区配套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旅游业态,保护与改造侗寨建筑,展现和激活侗族文化,带动侗寨村民参与旅游、促进增收、推进发展。另一方面,以“打造五星农庄”为载体构架产业链条。基于2010年被评为省四星级休闲农庄、2014年升为五星级休闲农庄,谋划实施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积极打造“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复合型旅游农业综合体。景区核心区突出“侗文化原生态体验”主题,建设果蔬采摘体验园、农耕体验园、特殊种养殖园等,发展小农庄、农家乐、民俗节日等,打造五星级大侗寨农庄。联合周边坪坦、芋头等申世遗侗寨,连片打造五星休闲农业庄园,形成产业链条,推进集群发展。通过创建4A景区和打造五星农庄,皇都侗文化村的影响力持续放大,“侗寨游”热度不断提升。

  二、抓牢党建强“车头”

  一是建立景区联合党支部。因地制宜成立皇都侗文化村党总支,即新寨、盘寨、头寨、尾寨四村联合党总支,把支部建在旅游产业链上。联合党总支与旅游管委会,在传统民居建设与管理、旅游业态建设与管理、环境卫生与治安管理等方面发力,做到“基建项目联建、民俗活动联办、旅游资源联用、组织生活联过”。二是设立景区党员示范岗。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旅游咨询服务岗、景区秩序维护岗、公共卫生管理岗、古建筑保护岗等7个党员示范岗,搭建党员服务旅游平台,扮靓景区旅游服务形象。在景区开设党员服务热线,及时解决游客诉求。目前,共有120多名党员走上旅游服务岗位,为游客提供义务帮助达3000余次。三是构建景区便民服务网。前移便民服务阵地,构建景区集中便民服务、村级坐班服务、代办员上门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硬化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根据侗族鼓楼议事特点,把远教站点、便民代办点、村民说事点“三点合一”集中到景区鼓楼,将远教课堂、办公室、调解室前移至鼓楼。

  三、集中全力出“拳头”

  一是集中部门之力。成立项目指挥部和皇都旅游管理委员会,指挥部和管委会协调互动、分工合作。将26个建设项目分解到旅游局、旅建投、民宗局等10余个部门,由指挥部统筹调度、业主部门各负其责,有力推进项目建设与景区开发。二是整合财政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整合资金投入景区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等方面,进行提质改造。整合“重点县”建设项目资金、部门专项资金等近5000万元,实施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风貌改造、业态建设等26个项目。三是强化项目实施。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模式和“一天一巡查、一天一上报、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制度,专人负责项目,实时倒排工期,建立考核管理办法督查考核进度,确保所有项目按时序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全员参与享“甜头”

  一是政策联扶。出台景区业态管理奖励、部门帮扶、金融扶持等政策,鼓励和调动景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实现创业富民和就业富民。核心景区36户村民主动改造民房,出租门面或经营农家乐;贫困户以帮扶资金入股,参与民俗宾馆、合拢宴等旅游经营,就近上岗的同时还可获得股金分红;有的农户从事民俗旅游小手工生产或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景区节假日旅游活动由村两委和村民承办,村民通过参与合拢宴、艺术团、迎宾演出等获得收益。二是利益联接。科学制定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资源入股分红和积分评比分红,实现利益联结、农户受益、景区发展。将合拢宴、风情街等分到户经营,村民以资源入股旅游公司或合作社等,每年村集体提留后,按股分红给村民。通过建立积分评分机制,实行民族文化保护、景区旅游开发评分评级奖励制度,对村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情况、文明卫生程度、参与旅游开发公共项目及次数等进行综合评级打分,每年从景区集体收入部分拿出一定比例,按评分情况对村民户予以分红奖励。三是产业联带。按照“主题村与专业村相结合”的农旅综合体模式,带动其他村寨参与景区旅游发展。主题村以皇都侗寨四村经营景区旅游开发及四季果蔬采摘体验园、上都天下都天片区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下盘弄盘半坡片区的高山特色种养园为主。专业村每村重点发展1-2个产业项目,或发展种养殖园,或进行民族旅游商品制造,或生产农产品供应景区等。(湖南省旅游局办公室 供稿)

相关阅读

通道侗族自治县探索旅游综合改革
实施旅游产业扶贫

103336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