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96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1-08-16 09:27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96号建议的答复

蔡建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昆剧引入长沙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工作情况

我厅自收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一是认真研究。由副厅长张帆主持,艺术处牵头,召集厅人事处、财务处,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市文旅广电局,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梅溪湖大剧院、长沙音乐厅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和讨论。二是当面汇报。4月23日我厅副厅长张帆,邀请您到我厅现场指导,并召集了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商讨湖南昆剧团发展事宜。三是加强汇报和沟通。我厅先后向省委宣传部、编办、人社、财政和长沙市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咨询和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征求了郴州市委市政府、湖南昆剧团的意见。

二、具体答复意见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昆曲,是我省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湖南是戏曲大省,将昆剧引进长沙,能让昆剧演员与湖南其他剧种的演员有更多展示交流机会,对于湖南戏曲后备人才和专业演员的培养和提升大有助益,如此能迅速提高整个湖南戏曲演员的业务能力,亦能提高湖南戏剧院团的整体实力。”我厅通过前期调研、沟通、对接和研究,认为您的建议很有意义,具有开拓性,但湖南省昆剧团整体搬迁到长沙市或者作为厅直直属文艺院团,属于重大工程,涉及部门多,需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同时也要尊重郴州市委市政府、湖南省昆剧团的意愿。郴州市委市政府对您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后做了专题回复,认为湘昆剧团暂不宜迁往长沙,其理由如下:

(一)湘昆发展凝聚着郴州市委市政府和郴州人民的深厚情感

1.郴州将湘昆作为最亮丽文化名片打造。1957年,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开班,1960年,在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基础上组建郴州地区湘昆剧团,1964年更名为湖南昆剧团,2000年定名为湖南省昆剧团。在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郴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湘昆发展,1978年,郴州专区划拨土地建设湘昆剧团新址;2003年,郴州市人民政府将湖南省昆剧团由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单位,湖南省昆剧团各项工作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湖南省昆剧团抢抓机遇,努力打造湘昆品牌,先后代表国家文化部、湖南省委省政府赴欧洲、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100余场。打造的“相约郴州”——中国经典昆曲展演、“小桃红 满庭芳”美丽郴州赏昆曲、昆曲周末剧场等昆曲交流和惠民品牌影响越来越大。湖南省昆剧团已成为推介郴州、宣传湖南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

2.郴州人民对湘昆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450余年前,昆曲艺术传入湖南,在湘南大地落地生根,一度繁荣,成为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1957年,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开班,标志着“湘昆”这一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昆曲艺术开始得到科学系统地传承和发展。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及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名录。湘昆如艺术深闺中的一朵奇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湘昆不负党和人民期望,将昆曲与湖南特别是郴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抢救性传承和守正创新双管齐下,恢复和创作了大戏50余台,折子戏140余折,出版湘昆理论专著10余部。昆剧团代表文化部、湖南省、郴州市前往世界多国和地区交流、展演,是中央电视台戏剧春晚的常客。进入21世纪,湘昆艺术与送戏下乡、演艺惠民紧密结合,实施的昆曲周末剧场、昆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湘昆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已深深烙上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郴州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

二、湘昆是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和市委“一极六区”战略的重要力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和市委“一极六区”战略,郴州相继出台了《中共郴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郴州市打造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将郴州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湘昆作为郴州特有的文化名片,将担负重任。

1.湘昆是打造特色演艺的重要内容。在《郴州市打造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要创作编排一批红色演艺作品,探索湖南省昆剧团、郴州市歌舞剧团与湘南学院等市内重要大专院校及国内外高水平文艺机构合作,共同进行红色演艺创作。2021年,湖南省昆剧团启动大型昆曲《半条被子》创作,该剧以昆曲艺术表现《半条被子》故事,形式新颖,表现独特,是全国首次将世界级非遗项目与红色题材结合,是对昆曲守正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2.湘昆是点亮“福城夜色”的重要元素。2020年,郴州已获批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将推出系列措施刺激文化和旅游消费。正在实施的“福城夜色”行动,将打造以裕后街、北湖公园五连冠体育训练基地、湖南省昆剧团等为主的夜郴州文化旅游地标。大型歌舞剧《彩云郴阳》、民族歌剧《陈家大屋》、昆剧《半条被子》等夜间文旅演艺节目正在加快创排;将湘昆,湘剧等特色非遗艺术项目演艺与景区深入融合,整合开发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宿系列产品,助推夜间经济发展。

3.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宣传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对郴州提出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的要求。湘昆作为郴州的“优势”和“特长”,是创响“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的重要代表,是规划建设“红色+” 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内容。加强区域合作,建立“红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演艺联盟,整合“红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红色文艺、湘昆交流展演等精品展演活动,打造“红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文化品牌,湘昆将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鉴于此,我厅认为,目前将湘昆搬迁至长沙时机尚不成熟,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创造条件,待时机成熟时将湖南省昆剧团搬迁到省会长沙。二是在没有搬迁前,积极与湘昆剧团沟通,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长沙实验剧场或湖南戏曲演出中心挑选一个场地,加挂湖南昆曲演出中心牌子,支持省昆剧团优秀剧目定期来省会演出和交流,同时邀请全国的昆剧名家来长沙演出交流。三是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省昆剧团加强剧目创作生产、经典剧目复排,支持昆剧艺术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优秀新创剧目和优秀昆曲人才走出去。四是加大对湘昆的整体宣传营销力度。在全省的文化旅游推介营销活动中,将湘昆纳入整体推介营销范畴,使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互添光彩、相得益彰。在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湘昆的文化名片效应,让其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

感谢您我省艺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5月14日

联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

联系人:邹清华  0731-85286014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96号建议的答复

203658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