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56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1-08-26 09:13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56号建议的答复

邹爽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基础文化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基层文化站、文化室陈旧落后、服务功能不健全的场所,要及时修改和调整,应加大对乡村文化站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其正常的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坚持将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与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夯实乡村文化振兴根基。2016年,文化扶贫内容列入《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2016年以来连续将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文化脱贫内容纳入全省脱贫攻坚考核指标、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经报省政府同意,我厅印发了《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专家复核等手段汇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年度绩效评价情况。其中,《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真抓实干有关激励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均明确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我省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在法律条款中,明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职能定位和主体责任,为解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管、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全面铺开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工作。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自2018年9月至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工作,专门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的设施闲置、活动匮乏,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未按规定为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我厅清晰准确的列出重点治理对象和问题清单,落实“月报、季度小结、半年总结”制度,实行治理“挂号”“销号”管理。到2020年底,我省122个县市区全部制定并公布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目录清单,通过集中治理,880个列入重点治理清单范围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整改完毕。今年,我厅将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情况排查,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主要对象,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下一步整改治理措施,推动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强化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利用及保障其正常运行的主体责任。三是持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惠民工程。2019年争取国家资金6448万元,按每村2万元标准,为2784个贫困村配送基本文化服务器材;按每个乡镇5万元、每个村2.5万元标准,为150个乡镇、130个村配送数字文化服务设备。2020年争取国家资金5804万元,按照每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安排配置资金2万元,用于购置音响、乐器等基本文化活动设备,实现所有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行政村全覆盖。四是扎实推进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厅将实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市州、县市区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对未达到建设标准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改扩建。今年我厅组织开展2021年“最美潇湘文化阵地”评选,激励各地重视并全面提升基层文化惠民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以实施全省乡村公共服务“门前十小”(①有一个小广场;②有一个小书屋;③有一个小戏台;④有一个小讲堂;⑤有一个小法制宣传栏;⑥有一套小体育健身设施;⑦有一套小型数字文化服务设备;⑧有一个乡风文明理事小组;⑨有一支小业余文艺队伍;⑩有一支小文旅志愿服务队伍) 示范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小而美的“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二、“关于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全面加快运动场、运动器材、图书室等基础文化设施的普及,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开展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对建设和添置的文化设施设备,要充分提高其利用率,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文化设施带来的服务和切身感受到应得的利益,让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近年来,我省加大了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基础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省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站)(以下简称“三馆一站”)自2011年起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其中,省级馆免费开放经费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市州级馆每年每馆补助50万元,县级馆每年每馆补助20万元,乡镇文化站每年补助5万元。2020年我省享受中央补助“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的场馆数量为2702个,其中,图书馆138个,文化馆144个、美术馆25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2395个,2020年中央安排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1851万元,省级安排免费开放补助配套资金4426万元。积极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分馆。目前,全省建立图书馆分馆1972个,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成率为126%;建立文化馆分馆1771个,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成率为117%。支持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服务设备购置,统筹做好村文化室设备购置和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购置工作,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艺术创作扶持,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二是加大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省体育局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配备了体育器材。同时,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器材,推进乡村健身设施建设。全省90.08%的行政村和93.7%的社区配有1套以上(含1套)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器材,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易地搬迁村部都有1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套室外健身路径。截止“十三五”末期,全省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2727个、全民健身室外路径12809套、乡镇(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33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8平方米。2020年5月,省体育局下发了《关于编报2020年省级捐赠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进一步加大乡村健身器材的投入,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捐赠了8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00套全民健身室外路径。乡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三是挖掘红色文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跨界融合。近年来,湖南将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战略决策,有效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化、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了红色旅游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红色旅游快速发展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中,注重科学规划,突出“三个融合”(与地域特色、乡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融合),有效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文旅扶贫的新阵地。近年来,我省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划,明确文旅设施在设计、施工、建设、资金与全域旅游项目实现有效整合。

三是“关于鼓励开展地方性的农民运动会,提倡清新向上的新尚。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如采摘比赛、登山比赛等。增加对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助力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增加群众的活力和凝聚力 ”。按照2020年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启动潇湘健身步道建设”的要求,省体育局加大对登山步道、骑行步道、健走步道的开发利用、发现挖掘,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省文旅厅将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欢乐潇湘”“雅韵三湘”“书香湖南”“百师千课联站进村”新时代农民素质提升志愿服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配置等文化惠民活动,扶持和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为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我厅组织研发了“湖南公共文旅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的大数据中心,实现对全省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的动态数据分析,逐步实现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的实时监测。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5月14日

联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

联系电话:杨会键  0731-85286064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56号建议的答复

203988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