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49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1-09-17 15:08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49号建议的答复

郑小胡等4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武陵源景区提质升级的建议》收悉,由我厅会同省林业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张家界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更是湖南当之无愧的旅游产业龙头,拥有享誉中外的旅游招牌,也是湖南对外宣传的一张闪亮名片,我们历来关注支持张家界旅游发展,“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厅共计安排武陵源景区文化专项资金4418万元,有效促进了景区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建设发展步伐。省发改委争取中央资金2330万元,支持了张家界天泉山景区等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武陵源区省级专项资金1276万元,支持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交通标志、湘村客栈、旅游商品开发等项目建设。会同省财政厅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支持了张家界市文化旅游体验中心(一期)项目、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

一、关于给予武陵源景区提质升级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并将武陵源景区提质升级工程整体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

2021年省发改委安排省预算内资金3000万元支持武陵源核心景区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拟以重点旅游景区等为基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我省在湘西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持续推进武陵源、崀山、凤凰等核心景区提质”等要求。建议张家界市在抓紧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省发改委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将积极给予支持。

省林业局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项目纳入湖南省“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表,投资总额1500万,并已申报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同时,充分利用2021年规划之年的契机,积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汇报,并协调省相关部门,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内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移民搬迁、智慧监测监管等项目作为重大工程,将其列入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专项规划之《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2021-2035年)》、《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湖南省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南省“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实施规划(2021-2035年)》。待上述规划获批下达项目资金后,省林业局将予以重点倾斜安排资金。

根据《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85号)、《省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准入及退出规定》(湘政办发[2015]60号),省及省级以上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旅游产业类项目申报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原则上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武陵源景区提质升级工程项目属于打捆类,涉及移民搬迁、交通网络、水源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智慧景区建设、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分属不同的建设主体,建议武陵源区进一步深化项目谋划包装,明确具体建设主体、落实资金来源,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省发改委将按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支持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范畴。省财政厅将积极支持武陵源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省重点建设项目。

二、关于进一步理顺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管理体制,修订《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的建议

省林业局积极支持武陵源区以通过修订《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方式,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但考虑到目前国家正在组织修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推动出台《自然保护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若立即启动修改,将可能出现该《条例》刚完成修订,却因与上位法不一致需在短期内再次启动修订《条例》的情况。且针对“将核心景区内生态保护、基本设施提质等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市级”的问题,省林业局按照现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已着手制定了《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内事项许可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待该规定正式出台后将明确“重大项目”的具体类型、内容、清单。届时,未列入“重大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将无需经过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鉴此,为节约立法资源,建议武陵源区依据实际情况,待国家和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出台后,再对照依据修订《条例》,在此过程中,省林业局将全力支持指导。

三、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进度,加大对武陵源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

由于张家界市自然保护地类型齐全,代表性、典型性强,且交叉重叠情况复杂,省林业局高度重视张家界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在全国和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尚未完全开展前,就将张家界市首先作为省级试点,安排技术力量雄厚的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全程指导服务。2019年5月,经林业局积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汇报后,将张家界市纳入了全国仅有的2处国家层面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另一处为青海省)。2020年4月,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开展以来,省林业局充分尊重并吸纳张家界市政府和武陵源区政府提出的整合优化方案,积极支持其上报国家。拟整合优化后,武陵源区的自然保护地(不含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利风景区)由7处整合优化为1处,即仅剩下张家界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并将其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建成区、人口密集村庄、矿业权、集体人工商品林等矛盾冲突地块依规调出,通过整合优化,有效解决了交叉重叠、空间布局不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现实矛盾冲突尖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够等问题,为今后有效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国家层面中途要求风景名胜区暂不参与整合优化,整体予以保留,与整合优化后的张家界国家森林自然公园仍有交叉重叠,再加之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武陵源境内索溪大坝以上水系调出原自然保护区范围的方案未得到国家审核专班认可。今年3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梳理提供风景名胜区有关情况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453号),要求全面摸清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该项工作标志着国家层面即将启动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工作。下一步,省林业局将按照国家新的政策要求,继续全力指导、支持张家界市政府、武陵源区政府做好整合优化方案的修改完善,争取早日获得国家批准,落地实施。

关于加大对武陵源的生态转移支持方面。省级层面通过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支持张家界市以及武陵源区抓好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作。目前,我省主要是在区域补偿、流域补偿和要素补偿三个方面推进生态补偿工作:区域补偿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并逐步扩大享受补助的县市区范围。2020年,省财政安排武陵源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3341万元,根据规定,上述资金将全部用于武陵源区生态建设和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其中用于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要达到50%以上。流域补偿方面,主要是出台《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试行)》,加快构建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省财政已累计安排武陵源区流域生态补偿奖补资金900万元。要素补偿方面,主要是针对生态公益林等要素开展生态补偿工作。2020年,省财政安排武陵源区生态公益林资金867.79元。下一步,省财政将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积极研究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环保工作效果显著的地区真正受益。

四、关于进一步加大张家界旅游品牌宣传推进力度的建议

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高度重视对张家界旅游品牌的宣传。省委宣传部多次邀请中央主要媒体驻湘机构、省直主要媒体赴武陵源开展主题报道。同时在《江山如此多娇》等文艺项目中重点推介,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新春走基层”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有机融入。组织开展“网约湘游”专项工作,宣传推广张家界旅游。在《湖南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初稿中,省委宣传部提出将张家界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省文旅厅一直将张家界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我省“锦绣潇湘”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和对外营销推介的重要内容。武陵源景区在历次省级层面营销推介中处于龙头地位,在旅游宣传品设计、旅游形象宣传片的播放曝光度、海内外湖南文化旅游推介会山水板块推介、海内外旅博会中展厅展台背景呈现等各方面省文旅厅都是首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

下一步,省委宣传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包括张家界在内的全省旅游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遴选一批景区景点加大话题和专题建设力度,策划系列作品,进行重点推介。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式,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文旅厅欢迎张家界市加入到湖南省对外宣传推介整体框架,更多的通过省文旅厅所搭建的主推介会以外的市州专题推介、展台展示、业界座谈会等环节或平台进行宣传,形成省一级航母带动,市州协同作战的大宣传格局,推进张家界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感谢你们对湖南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5月6日

联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

联系电话:叶小玲  0731-85286099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49号建议的答复

214350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