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419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3-08-25 09:54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419号建议

的答复

肖笑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收悉,现将答复意见函告如下:

一、关于“发挥非遗工坊示范作用,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厅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截止2022年底,全省设立非遗工坊264家,总投入416945.15万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4家、500万元-1亿元的210家。以打造非遗提升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城乡惠民工程为导向,坚持实施动态管


理、打造特色品牌、扩大综合效益,在全国率先开展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示范点创建。11月份,在市州广泛开展市级示范点创建评定的基础上,全省评定50个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并将从2023年省本级财政给予总规模1500万元的经费补助。乖幺妹土家族织锦非遗工坊省级示范点,作为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第一个重点观摩项目,迎接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毛伟明等部省领导的密集调研考察,对湖南非遗工坊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还分批接受了省直部门、中央驻湘单位、各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共300余名政务商务嘉宾观摩,极大地提升了我省非遗工坊建设的关注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联合省人社厅、省乡村振兴局推出21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4个(《浏阳油纸伞:小小油纸伞撑开共富新天地》《湘西苗绣:“让妈妈回家”》《栖凤渡鱼粉:小鱼粉服务乡村振兴大战略》《梅山棕编:绿色棕编融入现代生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非遗工坊建设,争取贡献更多生动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湖南实践。

二、关于“发挥‘非遗 ’的作用,助力文旅深度融合”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会更加富有魅力。2018年,中央提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文化和旅游正式合并,诗与远方深情相拥。2018年底,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可以说,从文旅合并那刻起,我们就坚定地预判,非遗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阵地、排头兵。2019年,在岳阳市举办的“祖国长盛、非遗常青”活动,是非遗+旅游的样板活动,在5A景区内巴陵广场举办传统工艺展、君山岛举办茶博会,以岳阳楼为背景举办非遗晚会,还设置“非遗+旅游”论坛版块,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探索非遗促旅游、旅游助非遗的路径和举措。2020年,将首届湖南非遗节启动式时间放在5·19中国旅游日、地点放在5A景区桃花源。2021年,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放在南岳祝融小镇。2022年4月底,再次把非遗工坊、村镇、街区示范点建设推进会,放在溆浦雪峰山雁鹅界召开,展示雪峰山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率先启动全省文旅市场回暖、促进带动消费复苏。可以说,省级层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已经进入工作指导,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重点指导市州在落实层面推出非遗与旅游融合务实举措,形成很好的引领示范效应和普遍推广效果。

三、关于“加大投入力度,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省财政厅答复意见:湖南是多民族聚居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和保护湖湘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繁荣文化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财政立足本职,积极配合省文旅厅加强非遗保护利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2019年,省财政厅、省文旅厅已将非遗保护纳入文旅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重点支持非遗项目的保护、保存、整理、展示和宣传,非遗传承人传承补助,非遗生态保护区建设,重大非遗活动等。二是省财政积极配合省文旅厅重点支持非遗街区、非遗村镇、非遗工坊省级示范点创建,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完善以湘菜、湘绣、湘酒、湘茶、湘瓷等“湘”字头为代表的非遗文化旅游商品体系。三是支持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研修班,提升非遗传承人素养能力。下一步,省财政将积极配合省文旅厅从加强资金统筹、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人管理和激励机制,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支持非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省乡村振兴局答复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和转化创新等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上作出新的贡献。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配合文化旅游等部门做了一些工作,把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内容来谋划。一是联合省发改委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湘振局发〔2021〕18号),明确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上给予支持,加强农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等。二是加强推进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协调省农业农村厅在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费用补贴政策,支持农业品牌创建,突出“两茶两油两菜”(安化黑茶、湖南红茶、湖南茶油、湖南菜籽油、“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6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崀山脐橙”等5个片区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品质提升,支持脱贫县建设“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比重的55%用于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文旅”产业提档升级。下一步,将继续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各地区的有关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指导,支持各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和民族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抓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见效,指导各地区建好乡村建设项目库,重点支持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指导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积极实施美丽乡村、美丽屋场建设;支持并指导各地区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做响区域品牌、加强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更好条件。在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方面,目前培训内容主要有产业发展型、乡村建设型和乡村治理型,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将加强调研分析,结合脱贫地区发展特点和农民群众需求,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培训内容,争取往乡村旅游方面倾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5月17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肖正湖

联系电话:0731-85286038,手机号码:18008429696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419号建议的答复

294684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