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432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4-08-12 09:36  

胡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女书文化整体性保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江永建设省级女书文化生态保护区并作为推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单位”的建议

近年来,我厅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湖南模式。现有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国6个最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设立了怀


化五溪文化、常德鼓书文化和郴州市临武戏曲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成怀化五溪文化、常德鼓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评审工作,鼓励各地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断提升非遗整体性保护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江永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江永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二、关于“支持江永女书习俗申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建议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表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该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启动的一项文化保护计划,旨在记录和保护全球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省的“昆曲”、“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皮影戏”、“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二十四节气(安仁赶分社)”、黑茶(千两茶)制作技艺、黑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等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维护、保存的范围包括:(1)自然遗产(文化遗产)、(2)世界文献记忆名录(文字)、(3)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2010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女书”抢救保护研讨会上,国家非遗评审专家就“女书”与“女书习俗”给出了明确界定是:“女书”体现的是书法、是文字技艺,是文化记录(记忆),是文化(文字)记录工程,属于文献记忆名录一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习俗”,体现的是习俗,是民俗表现形式,不能把记忆工程代替文化习俗。

女书作为“记忆遗产”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目前全国有一些高校和社会团体专门设立了女书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女书作为文献资源可以通过国家档案馆申报文献记忆名录。江永女书习俗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遗项目,与地方妇女特有的婚嫁、随时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紧紧融合,充分展示了特定背景下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厅高度重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并将在下一次申报工作中考虑推荐江永女书习俗。关于《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则是由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启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负责组织对本区域申报项目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向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每2年申报一次。我厅不负责该名录的推荐工作,如有需要,届时可在有关规定下向我厅申请发函推荐。

三、关于“加强女书文化学术研讨和宣传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我厅在非遗传播推广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积极组织女书习俗参加湖南省内各大非遗宣传活动,如“非遗进机关”、湖南非遗博览会等,并推荐江永女书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非遗传播活动。我厅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交流合作,结合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参加文旅部非遗司、重要客源目的地各项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题的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扩大湖湘文化影响力。如在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国际非遗交流活动上重点推荐女书习俗及其相关文化,从省级层面帮助江永女书习俗走出国门,对接国际交流平台,提升女书文化国际影响力。

省教育厅会办意见:1.强化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根基。省教育厅一是推动高校凝练优势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目前,已支持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其中,湘潭大学的知识产权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二是积极探索女书保护相关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目前,《女书文化概论》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已辐射学生2000人左右,该课程是湖南女子学院与江永县政府共建的特色通识课程,该课程通过将女书文化引入现代教育体系,帮助女书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深入开展女书保护相关研究工作。2023年立项“女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该项目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将女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传承原则,实现知识育人、文化育人与价值育人的高度统一,厚植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品质,为女书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年,立项“技术驱动下的‘江永女书’传播创新研究”省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该项目运用传播学基础理论,对江永女书的传播历史、传播特点、传播效果、海外传播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就以后的传播创新提出建议,为女书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鼓励更多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参与女书文化传承与研究,与当地政府开展共建共创活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文化育人实效,为女书文化传承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四、关于“加大女书文化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支持”的建议

1.加强女书习俗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非遗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各级财政的关注。国家和省级层面每年均列支了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给予支持。根据财政财权与事权匹配原则,日常业务经费以当地财政为主,建议永州市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将女书习俗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配套资金,支持女书习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省财政为支持非遗保护发展,切实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23年省财政共计安排文旅专项资金3157万元,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4353万元支持非遗保护工作;2023年省文旅厅会同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中明确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向给予支持。在今后的中央、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我们将协同财务部门对申报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争取给予支持,做好资金申报工作,请进一步关注。

2.支持壮大女书习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2023年,在湖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中,我们将女书习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欣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表达了对女书习俗青年传承队伍的重视和肯定;为完善非遗传承人激励机制,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给予2万元,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给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万元的补贴,对表现优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会增加5000元的考核激励。同时,我厅每年指导省内研培院校有效开展每年的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组织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进一步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切实提高传承人业务技能和技艺转化能力。

感谢您对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0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严正  

联系电话:0731-85286034,手机号码:13574890618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432号建议的答复

334384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