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710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4-08-15 09:47  

刘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监测的建议》收悉,结合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地质院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开展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监测及科学研究,打造世界级“平安景区”是我省旅游品牌建设安全保障的客观需求,对张家界市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开展“631”递进式预警,落实落细“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和“半小时再呼应”机制,部署专业监测设备、利用综合遥感技术,不断强化“技防”支撑。

关于代表提到的“开展张家界崩塌地质灾害监测科学研究,实现崩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大突破”的建议,省自然资源厅答复,由于崩塌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捕捉采集形变监测数据到生成预警信息发布的时间非常有限,且难度非常大,全国范围内崩塌地质灾害监测暂均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全省正在高质量推进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经过核验,2022年以来全省新发生地质灾害落入中风险以上斜坡单元占比80.6%,同期全国水平仅为20%,表明我省开展的风险评价结果对潜在灾害隐患识别效果较好,远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防范地质灾害群死群伤,全力减少人员伤亡。

省地质院建议景区或属地相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张家界主要景区旅游线路1:2000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精细化调查评价(试点)项目”,摸清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现状,为相关风险管控和隐患处置提供专业基础;同时建议景区明确相关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完善景区日常地灾风险管理。在景区旅游线路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建议景区或相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威胁景区旅游线路安全的危岩体依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采取清危、防护、避让和监测预警的分类处置措施,大幅降低景区危岩体崩塌致灾害概率和灾害损失,切实保障景区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效防范景区系统性地质灾害风险发生。建议当地政府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安排资金开展景区崩塌隐患点监测预警科学研究。可通过对张家界核心景区内不同类型典型危岩体的崩塌机制、探测方法等进行研究,开发相关探测设备和预警装置,建立张家界景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专用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探索提升崩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地质院可在地质灾害隐患精细化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隐患分类处置方案和具体实施,崩塌隐患点监测预警研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协作。下一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如申报举办国际国内的专业会议或力推其“落户”张家界,省自然资源厅将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同时,武陵源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文旅厅将按照工作职能加强对景区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指导张家界市文旅局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并充分运用好普查成果,与地质部门共同研究如何防治景区崩塌地质灾害。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5月13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省文旅厅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  叶小玲

联系电话:0731-85286099,手机号码:13975817722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710号建议的答复

334385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