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6014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4-08-26 09:57  

杨团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侗族传统歌会“月地瓦——种公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省非遗覆盖十大门类,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代表性项目相对集中,在13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湘西、怀化、邵阳位居全省前三,分别有30项、16项、16项。在664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湘西、怀化、邵阳位居全省前三,分别为111项、68项、53项。您所提建议中的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开展。


一、关于把“月地瓦——种公地”大型歌会项目,通过保护非遗项目的专业管理队伍建立有效的发展,成为三省坡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的建议

“月地瓦——种公地”充分展示了侗族人民在劳动、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独特智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月地瓦”以前盛行于整个侗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月地瓦”活动已在绝大部分地区消失。现在仅于三省坡核心地带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八寨(独坡乡)上岩、坪寨等村寨一带流传,是极其濒危的侗族传统习俗之一。通过挖掘、整理,“月地瓦”2011年被通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目前已经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保护传承发展。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进一步了解“月地瓦——种公地”项目存续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挖掘“月地瓦——种公地”的文化内涵,指导通道县完善申报文本、视频等材料,按规定开展市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支持“月地瓦——种公地”创新传承载体和传播方式,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关于加快力度把“月地瓦——种公地”大型歌会项目,打造成为独坡镇八寨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名片,加强创新发展理念带动家乡产业链,通过传统文化引进人才建设美丽的家乡的建议

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镇上岩村侗寨是国内侗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最原生态的地区之一。通道县纳入环“三省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以来,“月地瓦”每次活动参与人数达万余人,以民俗为突破口,不断延伸文化交流“半径”,进一步促进了三地文化互融共通,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周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通道县每年都开展的“月地瓦”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摄影爱好者以及湘、桂、黔边区侗族群众上万人来观看参与,并在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等几十家电视媒体上报道,传承群体庞大,影响广泛。2024年由通道县委、政府策划拍摄了微电影《月地瓦》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微电影大赛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指导怀化市深入挖掘“月地瓦——种公地”的精髓和内涵,持续办好“月地瓦——种公地”大型歌会,力争将歌会打造成最美文化空间,谋划好文创平台,弘扬好非遗品牌,借助文旅深度融合,拉动文化与经济同步繁荣发展,让更多群众受益,力争将“月地瓦——种公地”打造成为独坡镇八寨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名片。

三、关于支持非遗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4〕264号)。我省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各地各校通过开设课程、建设基地、开展活动等方式,切实加强了非遗教育。我们希望在学校积极开展非遗教育的基础上,各地遴选适宜进校园的非遗项目,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课堂开展非遗鉴赏和传承实践课程,建设非遗展示传习场所、非遗工坊等供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或研学旅行,广泛宣传非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营造非遗传承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与爱国情怀。

下一步,省教育厅、省文旅厅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活动载体和平台,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7月10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陈跃辉

联系电话:0731-85286038,手机号码:15675889999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6014号建议的答复

334385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