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游
2022-08-26 00:50:30 来源:
路线:
牧笛溪村——马儿山村——龙尾巴村——泗南峪村——罗潭村——樟树村——刘家坪村——梭子丘村
景区简介:
一、牧笛溪村
牧笛溪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下辖村。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马儿山村
马儿山村,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
2020年1月3日,马儿山村入选第一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2020年7月,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名单。
2020年8月26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21年11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称号。
三、龙尾巴村
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村获评2019年度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2019年,湖南省各地稳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认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研究,决定对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等67个“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予以通报表彰。张家界市一同上榜的还有慈利县阳和乡杨家坪村。
龙尾巴村地处武陵源核心景区,位于协合乡北面,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落。因山形如龙而得名,是武陵源区邻近核心景区的一个村,登临龙尾巴山,视野开阔,不仅武陵源天子山、袁家界、黄石寨、鹞子寨、宝峰山、百丈峡尽收眼底,而且还可以眺望位于市区的天门山。境内现有梓山漫居、璞舍、清隐阁等一批批融合农耕与现代,富有浪漫艺术气息,外貌古朴、内在舒适的特色中高端民宿,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相结合,一举盘活了资源,农民实现了守着山林就可脱贫的梦想。2017年龙尾巴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被列为武陵源区乡村振兴示范点。
、
四、泗南峪村
泗南峪村地处天子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2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089人。境内风景独特,生态完善,是进入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北大门。近年来,泗南峪因其便利的交通与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湖北、四川、重庆等自驾游客的首选地之一。
泗南峪的土家先民们结合地理条件,在建筑上顺应自然,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土家风格,然而因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泗南峪境内土家族古建筑及民居损毁严重,但土家族整体建筑封火墙风格与吊脚楼风格却得以传承,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为挑方大披檐,第二层走廊为吊脚柱和花格栏杆,房屋有雕花木格窗户,木雕大门,外墙面贴青砖或装板壁,屋顶为坡屋面、小青瓦、白檐头。
自公元前611年开始,泗南峪土家族先民就以姓氏聚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例如土家族节日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腊月二十九,月小腊月二十八),祭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晒衣节(六月初六)等;风俗有哭嫁;土家民俗文化以大量的歌舞为主,有颇具地方特色的阳戏,来源于生产的摆手舞、媷草歌,用于祭祀的茅古斯舞、铜铃舞,用于节日娱乐的闹花灯、吹木叶、三棒鼓、围鼓等;土家美食以“酸、香、辣”著称,如三下锅、泥鳅钻豆腐、酸酢肉、酢鱼;还有传统工艺酿酒、雕刻、织锦等。哭嫁是土家人婚礼上的序曲,土家姑娘哭嫁主要是表达伤离别、念亲恩;换身份、忧前途、怨婚姻、骂媒人等心情。并流传有专门的“哭嫁歌”,也是一门传统技艺,现多用于表演,让游客身临其境感知土家文化和婚嫁习俗。
五、罗潭村
罗潭村紧邻张家界大峡谷、武陵源黄龙洞等风景名胜,境内地质地貌独特,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6%,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民俗风情淳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六、樟树村
樟树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距离张家界市区和武陵源风景区约30公里左右,区位交通便利。
七、刘家坪村
这里,是一方红色热土。刘家坪白族乡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1935年11月19日,17000英雄儿女从这里出发长征,踏上轰轰烈烈的革命之路。现境内有红二军团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和长征纪念馆,其中境内长征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军团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梭子丘村
走进梭子丘村,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白族特色现代民居整齐林立,外墙上的风情图绘精致而富有韵味,村民在白族文化广场上开心地跳起杖鼓舞……
梭子丘村位于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政府所在地,由原梭子丘、苍家台、银子岗、万众洛4村合并而来,辖32个村民小组,1117户,2948人。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同年,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提出了“程序第一、结构优化、工作在前”的换届部署,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2015年,市委组织部工作队驻村后,结合梭子丘村白族文化底蕴、白族艺术基础深厚的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化扶贫+”的战略举措,以白族为主旋律,以打造“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为支撑,实施了多个文化扶贫项目。投资500多万元,先后建立了白族书屋、白族文化广场、白族文化墙、白族戏剧院影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白族文化研究基地、青少年白族文化传承中心等白族文化阵地。组建了以梭子丘白族文化传承人和当地白族文艺爱好者为主体的“梭子丘白族文化艺术团”,打造了《马合口故事》大型白族演艺,多次选送白族文化艺术团参加文艺比赛。2017年11月8日,“2017张家界·桑植民歌节”民歌王总决赛在梭子丘白族文化广场隆重举办。